在家电行业的浩瀚星空中,海尔、美的、格力等巨头以规模和创新引领潮流,而苏泊尔、石头科技等则在细分市场中独树一帜。然而,在这背后,还有众多中小型家电企业,在时代的洪流中奋力挣扎,试图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湖北香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江电器”),便是其中之一。
香江电器的故事,始于90年代初的一家塑料制品厂,那时它还只是生产气泡袋、化妆盒等小型产品。随着家电行业的蓬勃发展,香江塑料逐渐转型,于2012年正式成立了香江电器,专注于家居用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以ODM/OEM模式运营。
香江电器的产品线丰富,涵盖电热类家电、电动类家电、电子类家电以及非电器类家居用品。然而,近年来,这家曾经的沃尔玛“代工厂”却陷入了增长困境。尤其是电器类家居用品,作为公司的主营业务,其收入在2021年后出现了明显下滑。与此同时,非电器类家居用品也未能成为新的增长点。
香江电器的业绩波动,与海外市场的变化息息相关。九成以上的收入来自北美洲及欧洲地区,使得公司深受海外市场囤货潮消退的影响。不过,尽管市场扩张成效微弱,香江电器的经营效率却有所提升,年内溢利逐年增长。
然而,困境并未因此解除。香江电器面临的三重矛盾,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枷锁。首先,客户集中度过高,前五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占比持续攀升,导致议价能力削弱。其次,公司虽然早已开始培育自主品牌,但核心业务仍集中在代工模式上,自有品牌面临着从国内电商平台褪去的困境。这直接导致了公司毛利率远低于同行可比公司,暴露了代工模式的利润天花板。
更为严重的是,香江电器在研发投入上的滞后。近三年研发费用率始终低于3%,专利库中实用新型专利占比高达90%,核心技术创新乏力。这种“重制造轻研发”的路径依赖,让投资者对公司在智能家居浪潮中的生存空间充满担忧。
面对这些困境,香江电器并未坐以待毙。在招股书中,公司提出了“技术升级”战略,计划募资用于研发中心建设。然而,补好技术这条必要路线,对于香江电器来说并非易事。当前,公司的发明专利数量寥寥无几,研发团队规模也在收缩。
为了提升自主品牌的市场竞争力,香江电器在招股书中提出了引进新品牌、探索投资及收购具有增长潜力的现有品牌等策略。公司目标为收购集中在欧美市场提供生活家居用品的品牌拥有商,以丰富自身产品线并提升品牌影响力。
香江电器还在尝试以渠道变革破局。在传统代工渠道之外,公司正积极探索跨境电商与线下体验店模式。尽管目前线上渠道占比仍不足10%,但2024年其OBM业务通过亚马逊等平台实现了增长。这一变化,或许能为香江电器带来新的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海外市场成为国产小家电品牌新的主流增长点。香江电器在这一点上确实更有优势,但全球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却给公司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赴欧美等海外国家建厂代工,虽然能规避贸易壁垒并降低成本,但其中的成本可想而知;如果依旧借助“第三方转口贸易”,随着监管趋严,公司或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在此背景下,香江电器的自主之路显得尤为关键。上市,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助推之选。然而,上市只是开始,如何在代工模式的“舒适区”与自主品牌的“突围战”之间找到平衡,将是香江电器未来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