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顺利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就6G网络的发展发表了重要见解。他指出,相较于5G技术,6G应更加注重提升用户的实际体验。
邬贺铨院士强调,6G不仅需要在5G和其他无线技术难以覆盖的特殊场景中展现其独特价值,更需在大众消费和广泛的工业应用领域中,即便是对于传统服务,也要能证明其有效性和经济性,这才是6G真正的意义所在。
他提到,尽管5G的下载速率总体上比4G快了七至八倍,但用户的实际感受并不突出,且在工业应用中的表现也未达预期。这一现状对6G的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使得6G在生态和环境等方面与5G存在显著差异。
邬贺铨进一步阐述,4G主要面向消费市场,5G则开始涉足工业应用,而6G则需要真正全面展开新的应用场景,如人机物互联、天空地协同、通感算融合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依靠巨大的创新来支撑。
邬贺铨还提到,6G要实现云边端协同、内生安全、泛在性连接、可信普适性服务以及绿色化等目标,这些都需要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以满足未来通信技术的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