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汽车制造业普遍面临裁员风暴之际,中国车企却逆流而上,积极在欧洲市场扩大招聘规模。其中,被誉为“中国汽车领头羊”的比亚迪尤为引人注目,计划在2025年首次招聘400名欧洲员工,德国地区将吸纳约60名精英。
比亚迪,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制造商,去年业绩斐然,利润同比增长三分之一,达到403亿元人民币,不仅在中国市场超越大众,在全球范围内也领先特斯拉。面对如此强劲的势头,比亚迪正加速在欧洲的布局,为技术人才提供一片电动汽车领域的沃土。
比亚迪德国首席人才官卡罗拉·赫尔曼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公司期望招募的是充满好奇心、渴望塑造新事物的人才。“我们需要的是有行动力、能共同思考的创新者,而非随波逐流者。”她指出,应聘者应具备快速学习能力,并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同时,积极的心态比单纯的知识积累更为重要。
赫尔曼坦言,比亚迪并非寻求“企业浪漫主义者”,而是渴望吸引那些有志于积极塑造电动汽车市场未来的精英。在德国,比亚迪虽尚未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但这正是其巨大的潜力所在,尤其是对于科技人才而言。“加入我们的专业人士将有机会从事开创性工作,作为一家全球成功的企业,我们同样具备在欧洲迅速崛起的实力。”她表示。
比亚迪在人工智能优化电池和车辆性能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为那些真正渴望在技术领域有所作为的人才提供了理想平台。加入比亚迪的科技人才将置身于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工作环境,享受灵活的工作时间、国际化的氛围以及快节奏的职业发展。
比亚迪尤为看重应聘者的责任思维、解决方案导向以及对他人的真正关怀。赫尔曼强调:“我们寻找的是实干家,而非仅仅追求头衔的管理者。”她指出,公司需要那些能够积极创造解决方案的人才,同时,在领导岗位上,关心团队比关注数字更为重要。
赫尔曼建议应聘者寻找一个能给予挑战而非单纯舒适的环境,带着积极的态度而非仅仅知识来面对工作。她强调:“员工体验是新的底线,领导者必须了解真正激励员工的因素,并创造一个绩效与幸福感并存的空间。”
据悉,德国团队的想法能够迅速融入比亚迪的车型中,公司高度重视全球员工的反馈。目前,比亚迪在德国有约60个职位空缺,整个欧洲则有超过400个职位等待填补,涵盖从高端品牌Denza的营销到管理等多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多家中国车企,如上汽名爵、小鹏、蔚来、长安等,在欧洲市场备受技术人才青睐。许多中国车企的高管,如首席设计师等,均来自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知名车企。鉴于当前部分欧洲车企陷入困境,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欧洲车企员工或将掀起一股“到中国车企寻找机遇”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