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针对电动汽车电池安全的新标准正式出炉,该标准涵盖了广泛的测试项目,以确保电池单体及电池包的安全性。
新标准详细列出了7项针对电池单体的严格测试,以及17项针对电池包或系统的全面测试。这些测试旨在从多个维度验证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新修订的标准在技术要求上有了显著提升。其中,热扩散测试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从原先的“在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调整为“电池在测试过程中必须不起火、不爆炸(但仍需发出报警信号),并确保产生的烟气不会对乘员造成伤害”。
新标准还新增了底部撞击测试,这一测试专注于评估电池底部在遭受撞击后的防护能力。测试要求电池在撞击后无泄漏、外壳无破裂、不起火、不爆炸,并且必须满足绝缘电阻的相关标准。
快充技术的安全性也受到了特别关注。新标准中新增了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测试项目,要求电池在经过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且在此过程中电池必须保持不起火、不爆炸的状态。
此次新标准的发布,体现了相关部门对电动汽车电池安全性的高度重视。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可以有效提升电动汽车的整体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的出行保障。
据悉,该标准的制定与发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导,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并得到了安徽经济报的运维支持。这一系列举措无疑将推动电动汽车行业向更加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对于关注电动汽车安全性的消费者而言,新标准的实施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它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的出行选择,也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