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商巨头京东与外卖领域的新秀美团之间的商业竞争再度升级,不过这次焦点不仅限于业务层面,还延伸到了高管间的舆论交锋。
京东官方在近期的一份声明中展现出了其稳健的立场,表示公司不会沉溺于无谓的口水战,但会坚守说实话的原则。京东透露,鉴于其秒送业务的迅猛增长,本季度计划再招募至少5万名全职外卖员,且将全额缴纳五险一金,所有费用由公司一力承担,这一举措无疑为外卖员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
京东还自豪地宣布,某日的品质外卖订单量已突破500万大关,强调这些订单均来自品质堂食餐厅,其GMV甚至超越了所谓的“幽灵外卖”的1000万单。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京东在外卖品质上的坚持,也反映了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赖。
京东还宣布其“自营秒送”电商业务已全面上线,全国超过十万家京东品牌线下店已接入该服务,平均送达时间小于30分钟。这一服务覆盖了商超、服装、化妆品、家电手机等几乎所有品类,旨在通过自营品质与秒送服务的结合,为消费者带来极致的用户体验。
与此同时,美团也不甘示弱,正式发布了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在宣传中,美团闪购将自身与网购的速度进行了对比,并配以一张与京东App标识相似的狗狗图片,被外界解读为对京东的隐晦调侃。
双方高管间的言论交锋更是将这场竞争推向高潮。在京东外卖宣布日订单量即将突破500万单后,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评论,指出京东并非第一家尝试外卖业务的公司,此前滴滴、字节等均已尝试过但未能成功。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了京东高层的强烈回应。
京东集团发言人齐珊珊在朋友圈转发了刘强东的内部指示,刘强东在指示中要求员工专注于社会价值创造,而非陷入无意义的口舌之争。他强调,公司应致力于帮助外卖小哥解决实际困难,或参与出口受阻企业的采购小组工作,为社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这场商业竞争不仅考验着双方的业务能力和市场策略,更是一次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形象的深刻考验。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如何在竞争中保持稳健、创造更多社会价值,将成为京东和美团等电商巨头共同面临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