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钢科技,一家深耕机器人用磁编码器领域的创新企业,近期成功完成了Pre-A轮与Pre-A+轮融资。其中,Pre-A轮由中科创星领投,而Pre-A+轮则吸引了顺融资本与润森义信的青睐。两轮融资累计金额达到数千万元,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的深化及市场推广的拓展。
成立于2017年的金钢科技,其创始人梁正起初瞄准的是机器人终端市场。然而,在创业初期,梁正便发现了市面上的编码器难以满足团队对精度与成本的双重需求。这一发现让他敏锐地意识到,机器人用编码器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于是,他毅然决定将公司的发展方向调整为专注于磁编码器的研发。
经过近八年的深耕细作,金钢科技如今已成为磁编码器领域的佼佼者。在国内,金钢科技占据了约80%的机器人市场份额;而在国际市场上,其份额也达到了约30%。这一成绩,无疑是对梁正及其团队不懈努力的最好证明。
梁正将编码器比作机器人的“神经”,它们隐藏在机器人的关节处,负责感知电机的状态。随着机器人产业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正逐渐走出工厂,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一趋势对机器人的形态与交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编码器,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
金钢科技研发的磁编码器,不仅测量精度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还实现了小型化。这一创新成果,使得机器人在保持高精度感知能力的同时,还能拥有更加精巧的体型。这对于提升机器人的交互体验与实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梁正介绍,传统的编码器厂商大多采用传统算法方案,导致产品精度与尺寸之间难以平衡。而金钢科技则采用了图案式算法,这一创新方案使得磁编码器在精度逼近光电编码器的同时,还能保持极致的尺寸空间占用。这一突破,为机器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图案式算法是一种类光电测量方案,它能在精度与尺寸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梁正以高端机床为例,阐述了这一方案的重要性。在过去,国外对中国实行高端机床禁运策略,其核心目的之一就是限制中国获取高精密测量尺。而金钢科技在磁编码器上采用的图案式算法,正是对这一挑战的回应。
除了机器人行业,金钢科技的客户还遍布汽车、军工、医疗等多个领域。随着智能化产品的普及与渗透,各行业对既小又精的编码器的需求日益旺盛。金钢科技凭借其创新的产品与领先的技术,正逐步成为这些领域的首选合作伙伴。
在汽车领域,金钢科技的磁编码器被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系统,为汽车的精准控制与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军工领域,其编码器则成为了高精度导弹制导系统的关键组件。而在医疗领域,金钢科技的编码器更是为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设备提供了可靠的感知能力。
展望未来,金钢科技将继续深耕磁编码器领域,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与技术。同时,公司也将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与更多行业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智能化产品的普及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