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一场聚焦高等院校数智工科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发展的盛会圆满落幕。此次大会以“AI赋能,智创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大本科院校、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及媒体的众多嘉宾,共同探索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新工科教育数智化转型之路。
会上,嘉宾们围绕数智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范式展开了深入探讨。多位教育专家和企业代表指出,当前数智工科人才培养正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挑战。他们建议,要加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特色,加快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并促进优秀经验交流共享。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卫东强调,培养既懂技术又善管理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对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则提出,教育已步入大模型智能阶段,应以大模型充分赋能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创新大学的办学模式、育人方式等。他分享了办好高质量教育、培养数智人才的三个重点:强化理念革新、构建人才培养新格局,以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标准,以及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强兵在致辞中表示,新道科技已联合全国院校共建了超万个实践教学基地和数智产业学院,联合培养学生超780万人。他提到,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产教融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希望通过此次大会能为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思路。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浙江国际创新设计与智造研究院院长顾佩华聚焦“AI时代新工科教育的转型与创新”进行了演讲。他指出,工程教育系统需要主动转型,培养AI时代的工程创新人才,新工科教育要进行再深化与再创新。同时,他也分享了新工科适应性融合创新模式的核心理念与培养模式。
会议期间,新道科技与多家院校举行了产教融合战略签约仪式,标志着校企双方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教育数智化,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大会还设置了分论坛,围绕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此次大会不仅为持续推进教育教学变革、构建产教协同的数智工科新生态提供了新模式和新方法,还通过前沿的数智工科教学产品与方案展示,展示了人工智能时代院校推进数智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未来,新道科技将继续基于用友丰富产业资源和强大技术优势,与高校携手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