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雅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仓库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地对即将运往尼日利亚的汽车漆进行最终盘点。这批货物的顺利出口,得益于江门海关推行的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批次检验”试点改革,使得通关时间大幅缩短了50%。
企业负责人李振惠向记者透露:“这批汽车漆在首次申报时,已经顺利通过了海关的严格检验。因此,作为同一批次的后续货物,我们只需提交相关单证供海关审核,无需再次进行现场检验,大大节省了时间。”
据悉,“批次检验”试点改革聚焦于提升出口效率,特别针对优质企业实施。这些企业在首次检验合格后,同一批次的其他货物在检验周期内无需再接受现场检验,有效缓解了车辆等待和货物积压的问题,为守法且表现良好的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江门海关稽查处副处长詹文表示,这一改革举措是响应海关总署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的具体实践。在确保安全监管到位的前提下,通过减少现场检验频次,实现了既严格管理又高效流通的目标。他进一步指出,试点改革实施后,每个后续申报批次的通关时间从原来的2至4天缩短至1至2天,整体通关效率显著提升。
李振惠对这项改革赞不绝口:“以往,我们每次出口汽车漆都需要等待海关对每批货物进行现场查验,这不仅耗时,还增加了仓储和人力成本。但现在,得益于海关的改革,仓库周转速度加快,发货更加及时,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稳固和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