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源天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简称“源天生物”)成功筹集近亿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本轮投资由北洋海棠基金、尚势资本、道彤投资、利安隆及仁爱集团等机构共同参与。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大生产线规模至千吨级、技术升级及市场扩张。
源天生物于2022年10月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依托天津大学的生物制造平台和吨级中试基地,专注于废弃PET材料的酶法再生技术,旨在实现rPTA的酶法生产和Rb-PET的产业化。
公司已与国际知名品牌及国内上市公司合作,完成了产品验证,客户群覆盖纺织服装、家居家纺、食品饮料包装、汽车及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并已签订千吨级订单,开始产品销售。
PET作为广泛应用的塑料材料,其回收利用对于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及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PET回收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但两者均存在局限性。物理法受限于原料种类和回收后性能下降,而化学法则面临高能耗和有机溶剂使用量大等问题。
源天生物采用的生物酶法回收技术,通过水解酶降解PET,展现出显著优势。该技术不仅原料适应性强,可处理各类PET材料,且降解产物为高品质的rPTA和rMEG,最终生成的Rb-PET产品等级高,适用于纤维级、食品级、膜级等多种终端产品。
源天生物创始人尤生萍博士指出,生物降解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安全性,整个生产流程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使用全水体系,确保了生产、操作及应用安全。然而,将这一创新技术从实验室推向万吨级量产面临多重挑战,包括酶的活性提升、工艺放大及成本控制。
为提高酶活性,源天生物成功开发出高性能的PET酶突变体,利用AI技术重组酶结构,使酶活性提升了1920倍。工艺方面,公司正建设从300吨至5000吨规模的rPTA产线,并持续优化工艺包,以降低成本并提升盈利能力。
成本控制是生物降解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源天生物通过规模化生产、产业链整合和技术迭代,与上游废料收集企业建立标准化合作,以降低单位成本,同时提升酶的催化效率。
尤生萍表示,源天生物的目标是将这项技术转化为能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规模化产能,达到百万吨甚至千万吨级的生产规模。
随着全球再生PET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市场对高品质再生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欧美市场通过政策和消费者需求推动绿色材料的发展,国内外知名品牌也积极寻求更优的再生材料。
源天生物的产品性能已达到石油基原生材料水平,得到了国内外顶尖品牌的认可。公司还与合作伙伴开展闭环回收合作,实现了从废旧纤维到Rb-PET切片的完整循环。
尽管生物降解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源天生物正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努力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废旧纤维等材料的循环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