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中,新能源领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变革,其中增程式电动车型的异军突起尤为引人注目。据统计,该类车型在这一年的销量激增84.2%,总量攀升至120万辆大关,相比之下,纯电动车市场的增速则显得温和许多,仅为34%。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续航里程无忧与纯电动车驾驶体验双重需求的迫切,也预示着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
增程式技术的市场成功,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推动了众多汽车品牌加速转型。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佼佼者,理想汽车在这一年里大放异彩,销量突破50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04%,稳坐新势力销量榜首。与此同时,赛力斯问界系列车型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累计销量达到38.94万辆,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67.96%。零跑汽车也在增程式车型上发力,第四季度增程车型销量占比超过60%,助力品牌实现单季度盈利。这一系列佳绩,无疑让传统汽车巨头大众汽车重新审视增程式技术的价值,并作出了战略调整。
面对增程式电动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大众汽车决定加入这场竞争,并祭出了自己的“武器库”。据悉,在即将到来的2025上海车展上,上汽大众将亮相两款增程式概念车型,一款为6座车型,对标理想L8/L9,搭载先进的Momenta智驾系统,支持城市领航功能,预计将于2026年一季度后开始量产;另一款则为5座车型,剑指理想L6/L7,主打30万元市场。这两款车型的研发工作自2023年年底启动,如今已接近完成阶段。
除了增程式车型,大众在本届车展上还将推出两款全新纯电概念车,分别基于CMP平台和CEA架构打造。CMP平台是大众在中国本土开发的第一个A级车平台,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并缩短研发周期。而CEA架构则基于小鹏EEA3.5架构升级而来,集中度更高,将首先应用于CMP平台打造的纯电车型上。这一“增程攻理想,纯电借小鹏”的策略,显示出大众对中国市场的深度洞察与妥协。
事实上,在上汽大众之前,已有不少车企瞄准了增程式电动车市场,并取得了显著成果。零跑汽车凭借其C16与C10车型,以“半价理想”的标签切入市场,2024年贡献了品牌40%的销量,均价18万元的产品力直击家庭用户痛点。问界M8则凭借华为ADS 3.0与鸿蒙座舱,定位为40万级智能豪华车型,预订量在开启一个月后便突破10万辆,成功分流了理想的高端用户。蔚来子品牌乐道也继续下沉市场,乐道L80与L90瞄准理想L7/L8,通过换电网络与成本优化,准备争夺30万-40万元市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前对增程式技术兴趣不大的小鹏汽车也加入了这场竞争。据悉,小鹏已规划至少5款增程车型,涵盖轿车与SUV两大品类,首款基于X9平台开发的增程车型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小鹏的P7、G6等主力车型也将推出增程版本,未来绝大多数新车都将提供双动力选项。这一举措无疑是小鹏为了实现今年四季度盈利目标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随着大众的入局,增程式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然而,对于半路出家的大众来说,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理想的充电网络、蔚来的换电体系已形成壁垒,大众需加速补能布局。同时,零跑、深蓝等品牌凭借本土供应链优势,将增程车价格下探至15万元,大众需应对价格战压力。因此,增程市场的终极竞争将是技术、成本与用户体验的综合较量。大众能否复制理想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产品力,更在于能否真正理解并满足中国市场的场景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