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能源AI新势力!中科类脑亿元融资,领跑万亿数字能源新赛道

时间:2025-04-18 22:24:25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科技界热议“AI的最终归宿是否为能源”之际,安徽省合肥市悄然崛起了一家备受瞩目的能源AI解决方案提供商——中科类脑。近日,这家公司宣布成功完成亿元级别的B轮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的北京中移数字新经济产业基金领投。这一消息标志着在“东数西算”战略背景下,万亿级数字能源市场正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中科类脑的故事始于2017年,它脱胎于我国类脑智能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科研平台——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公司创始人刘海峰博士,作为曾经的微软亚洲研究院计算机视觉专家,凭借丰富的学术背景,带领中科类脑在初期便开发出了类脑云OS底座。然而,商业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直到2019年,刘海峰做出了一个关键性的决定:将业务重心转向能源领域。

这一转变直击传统电力运维的痛点。传统方式过度依赖人力巡检,效率低下,且难以应对新能源并网带来的复杂性。而通用AI模型,如ChatGPT,虽然功能强大,但由于缺乏行业知识,存在“幻觉”风险,无法满足电网的安全基线要求。中科类脑因此提出了“全栈式技术闭环”的解决方案,从底层国产化算力调度到能源多模态大模型,再到上层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的全场景应用,实现了机理模型与AI算法的深度融合,设备诊断精度提升了40%,运维成本降低了30%。

自2020年获得A轮融资以来,中科类脑的发展步入快车道。合肥产投等地方国资的注资,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随后,公司推出了电力巡检AI产品,成功应用于安徽、江苏等地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2023年,中科类脑再次取得技术突破,发布了能源多模态大模型,结合视觉检测与电力知识库,攻克了小样本学习的难题,在昇腾NPU上的推理效率提升了30%,赢得了五大发电集团等头部客户的认可。

如今,中科类脑的解决方案已经覆盖了80%的能源行业头部企业,AI项目的复购率超过75%,服务范围遍及全国百余座变电站,算法库积累了200余类技术,成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合作伙伴。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科类脑在“机理+数据”双轮驱动方面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公司将资深工程师的经验转化为AI可理解的决策逻辑,同时构建了30类电力机理模型库,确保预测结果符合物理规律。

展望未来,能源AI市场正迎来三大机遇。首先,“轻量化+专业化”的产品将推动能源运维从人工粗放型向智能精准型转变。可穿戴监测设备和无人机巡检系统能够实时采集设备数据,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发现异常,大幅降低人力成本与安全风险。其次,“东数西训”算力网络将打破区域算力壁垒,实现跨区域异构算力调度,为万亿级参数模型训练提供坚实的算力基础。最后,“AI+碳管理”生态将推动多方协作,助力能源企业ESG转型。通过运用AI技术开发碳足迹追踪系统,能源企业可以精准监测全流程碳排放,并据此制定减排策略,推动保险、地产等行业共同融入绿色低碳理念。

更多热门内容
AI与政策双轮驱动,电视计算机等消费电子品迎来哪些新变革?
谈及未来电视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研究员指出,RGB- Mini LED技术、AI智能系统以及Micro LED将成为未来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看点。 相较于电视产业,计算机行业对AI技术的应用更为深入,并已经成为…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