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黄酒双雄争霸:会稽山能否撼动古越龙山“一哥”地位?

时间:2025-04-19 10:42:41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黄酒市场的双雄争霸近日再度引发业界关注。会稽山与古越龙山,这两家同根同源的浙江绍兴黄酒企业,正展开一场激烈的市场较量。

近年来,会稽山展现出更为灵活的市场策略,坚定推进高端化与年轻化路线。通过合作伙伴及自主推出的多个新品,如“醉进九”、“若耶溪”、“兰亭”和“干纯18”等,会稽山在市场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而反观古越龙山,其市场策略似乎更为保守,常陷入多方权衡的困局。

财报数据揭示了这场竞争的激烈程度。2024年,会稽山以16.31亿元的营收和1.96亿元的净利润,实现了双位数增长,而古越龙山则以19.36亿元的营收和2.06亿元的净利润,连续四年未能达到业绩目标,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在2025年的业绩目标上,会稽山宣布了15%-20%的销售增长目标,信心满满;而古越龙山则低调许多,仅力争6%的增长。

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两家企业均选择了涨价策略。古越龙山于4月1日宣布涨价,并于4月22日正式实施。然而,市场反馈对此并不乐观,终端销售的提振效应尚待观察。

从市场地位来看,古越龙山曾长期稳坐“黄酒一哥”的宝座,但如今其地位已动摇。会稽山通过持续的增长,逐渐缩小了与古越龙山在营收和净利润上的差距。2024年,双方的营收差距已从“5亿量级”缩减至“3亿量级”,净利润更是几乎持平。

毛利率方面,会稽山也已成为黄酒行业中的佼佼者。2024年,会稽山的毛利率为52.08%,而古越龙山的酒类毛利率仅为37.46%,甚至未能超越排名第三的金枫酒业。

酒类分析师蔡学飞指出,古越龙山增速落后于会稽山,可能与会稽山近年来加快产品结构升级、积极借助国潮趋势推进品牌年轻化传播及转型有关。同时,会稽山在电商等新渠道的布局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则认为,会稽山作为民企,风格更为灵活多变,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而古越龙山作为国企,在决策上可能更为谨慎和复杂。

黄酒行业面临着市场高度集中和消费者低价认知两大难题。为了拓展市场,古越龙山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高端化、年轻化、全球化、数字化”的发展战略,但成效并不显著。其推出的高端产品如国酿1959白玉版,尽管售价高达1959元/瓶,但市场反响平平,甚至在闲鱼等平台出现大幅降价。

在推进全国化的过程中,古越龙山虽然在全国开设了多个品鉴馆和酒馆,但大本营市场却被会稽山逐渐拉开距离。2024年,在江浙沪地区,古越龙山与会稽山的营收差距进一步扩大。

面对市场挑战,涨价能否成为黄酒企业的救命稻草?在当前酒类市场总量持续萎缩、行业整体需求疲软的大背景下,黄酒双雄的涨价策略能否真正提升品类价值并在终端市场落地,仍是一个未知数。

部分酒商表示,尽管已经接到涨价通知,但店内价格尚未调整。消费者对于涨价的反应也相对平淡,多数人表示会观望或选择价格更为优惠的渠道购买。

蔡学飞认为,适当的涨价可以缓解黄酒企业的经营压力,提升品牌价值。但前提是市场能够接受这样的产品定价,且企业品牌能够支撑相应的高溢价。在当前消费不振的大环境下,涨价更多的可能是一种营销策略,对于市场的实际销售和企业业绩的提升帮助有限。

古越龙山自2016年以来多次提价,但并未带来明显的业绩提升。其畅销产品的价格依然较低,主要集中在8-20元/500ml区间。

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指出,在当前整体消费市场疲软的状态下,会稽山和古越龙山选择涨价恐怕难以落地。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对非刚需产品价格敏感,若此刻竞争对手利用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容易导致需求流失。

黄酒作为中国特有的酒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属性。然而,面对社交性不足和价值感不高等品类发展问题,单纯的提价对于黄酒的发展作用有限。黄酒的价值提升更多的还是应该从品牌文化、品类价值挖掘以及消费场景的引导方面入手。

在这场黄酒市场的双雄争霸中,会稽山已展现出强劲的追赶势头。而古越龙山则需要重新审视其市场策略,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