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在京召开了一场关于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专题会议。会议强调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需明确功能边界,制定安全响应措施,并严禁夸大和虚假宣传,确保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同时健全事件事故报告制度,全面规范自动驾驶技术。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驾驶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然而,今年以来多起智能驾驶汽车安全事故引发了广泛关注。对此,岚图汽车CEO卢放指出,问题不在于智能驾驶技术本身,而在于其宣传方式。
在智能化驾驶技术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如何引导消费者正确认知智能驾驶,并保障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L2级别智能驾驶技术已大规模应用,L3级别技术加速到来的当下,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尤为突出。
为应对这一挑战,岚图汽车在近日举办了一场发布会,正式推出了其L3级智能架构——天元智架。该架构包含青云L3级智能安全行驶平台和鲲鹏L3级智能安全驾驶系统两大核心技术集群,旨在通过融合多项先进技术,推动整车智能化水平跃升,为智能驾驶提供安全保障。
卢放表示,岚图天元智架不仅注重功能的建立,更深入挖掘用户可能面临的所有场景,致力于让用户感受到科技进化带来的安全感。他强调,安全不是智能化发展的阻碍,而是推动其向更安心、更先进方向发展的重要坐标。
在L3级别智能驾驶技术的定义和责任划分上,岚图汽车提出了明确要求。首先,硬件必须实现全链路安全备份,确保系统能力冗余;其次,在长时间无人接管时,车辆能够自主安全靠边停车;同时,系统失效概率需控制在极低的水平。这些要求为智能驾驶技术设定了更高的安全标准。
岚图汽车CBO、销售公司总经理邵明峰指出,L3级别智能驾驶技术的到来意味着责任主体的变化,主机厂应将技术冗余做到极致,为用户提供安心驾驶的体验。他强调,智能驾驶技术的最大价值在于安全进阶,车企必须为用户的安全负责。
针对智能驾驶技术的实现,岚图汽车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破局思路。卢放认为,智能驾驶的实现不仅依赖于先进的感知和决策系统(即“聪明的大脑”),还需要强健的执行系统(即“强健的肢体”)。真正的智能驾驶需要整车能力和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才能提供完整的智能化体验。
在此次发布会上,岚图汽车详细介绍了其天元架构的两大核心组成部分。青云平台作为L3级智能安全行驶平台,以智能驾驭安全为理念,结合多项先进技术,实现了由电控架构向智能架构的跃迁。而鲲鹏智能安全驾驶系统则基于三大核心模块构建,具备协同进化能力,能够高效应对复杂场景,提供更安全、智能且懂用户的出行体验。
鲲鹏智驾系统配备了近50颗传感器矩阵,包括4颗超700线激光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16颗弹性波传感器、5颗毫米波雷达和11颗摄像头,实现了全维信息感知。同时,该系统采用了双旗舰智驾芯片,具备双备份的算力冗余,提供了超过1000TOPS的强大算力,确保了更高的处理效率和更低的系统延时。
基于这些先进的技术配置,鲲鹏智驾L3级智能安全驾驶系统能够实现更安全的识别与更高的智驾安全带宽。例如,该系统能够在100米外识别出仅15厘米的小物体,并在最高16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实现AEB刹停。这些能力无疑为智能驾驶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邵明峰透露,作为岚图L3级天元智能架构的首款落地车型,岚图首款全尺寸大六座SUV(项目代号“泰山”)也将在年内推出。这款新车的推出将为岚图在冲击年销20万辆的道路上增添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