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车展的前奏中,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携其高管团队近日接受了媒体的深度访谈,分享了企业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及本土化转型的新动向。
卢晓强调,尽管上汽通用作为合资车企拥有深厚的国际背景,但近年来公司正加速融入本土市场,积极应对行业变革,对未来充满信心。这一表态的前一天,上汽通用正式揭晓了其最新的新能源整车架构——“逍遥”架构,以及别克品牌下的新能源子品牌“至境”。据卢晓介绍,“逍遥”架构是首个专为中国市场设计、面向中国消费者、并由本土团队研发的合资品牌整车架构。别克计划在接下来的一年内,基于这一架构推出六款全新新能源车型,全面拥抱新能源领域。
成立于1997年的上汽通用,是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携手打造的整车制造企业,旗下拥有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三大知名品牌。2023年,上汽通用实现了百万辆的整车销量,稳坐合资车企前列。然而,面对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攀升与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这家以燃油车为主力的企业也不得不面对新的挑战。
面对挑战,上汽通用自2016年起便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而“逍遥”架构与至境品牌的发布,标志着其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道路上的又一次重要尝试。卢晓透露,上汽通用决心全面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别克品牌更是宣布,自今年起,所有全新车型都将聚焦新能源领域,涵盖纯电、插电混动及增程式等多种动力形式。
不过,上汽通用并未完全放弃燃油车市场。卢晓指出,中国市场对燃油车的需求依然存在,预计至2027年,燃油车仍将占据约25%的市场份额。因此,上汽通用计划在2027年后继续保留约八款燃油车型,其中包括别克GL8等经典车型,这些车型在中国市场拥有广泛的认可度和稳定的销量。
在加速本土化的同时,上汽通用也强调不会放弃其合资优势。卢晓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而上汽通用凭借在中国市场27年的深耕细作,已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内核。他表示,上汽通用将更贴近用户和市场需求,反思并总结过去的产品策略,推出更符合消费者期待的新能源汽车。
上汽通用副总经理薛海涛则表示,相较于其他合资品牌,上汽通用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市场洞察方面更具优势。他强调,尽管自主品牌发展迅速,但部分品牌过于追求速度,而上汽通用则在向自主品牌学习的同时,更注重稳健发展。
业界对于上汽通用两大股东——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的续约情况也颇为关注。双方签订的合资协议将于2027年6月到期。卢晓透露,两大股东近期保持了密切沟通,并在股东会上对上汽通用的未来发展给予了肯定,目前续约谈判正在积极推进中。
卢晓还提到,针对当前中美关税现状,相关方面正在密切关注和洽商。他表示,上汽通用汽车产品的零部件95%以上已实现国产化,受关税影响较小,且暂时不会对终端售价进行调整。同时,通用汽车全球各市场负责人近期也在中国进行出口产品的分析,探讨未来合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