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迅猛增长,但频发的起火事件却给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蒙上了阴影。面对公众的担忧,行业内部终于开始采取行动,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戴上“紧箍咒”。
广汽集团在这一背景下,于新国标发布后的第九天,即4月12日,在广汽科技日发布会上隆重推出了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其中的弹匣电池技术升级成为了最大亮点。该技术不仅在电芯、电池包、整车等多个层面实现了全电池系统性安全的新突破,更展现了广汽在新能源汽车安全领域的深厚底蕴和领先实力。
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广汽此举无疑为消费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在动力电池安全领域,广汽的弹匣电池技术开创了系统性安全技术的先河,正如建筑抗震设计般,实现了从电芯到整车架构的全局防护。
回顾历史,弹匣电池自2021年3月10日正式发布以来,便以超高耐热稳定、超强隔热、急速降温和全时管控等四大优势,展现了其在动力电池安全性方面的系统性技术实力。而到了2023年3月30日,弹匣电池2.0更是以枪击试验的成功,再次刷新了行业安全标准。
弹匣电池2.0之所以如此硬核,得益于其超稳电极界面、纳米陶瓷材料、复合集流体材料以及耐氧化阻燃剂的加入。同时,广汽与中国航天的合作,开发了拥有隔热和相变吸热双重功能的阻热相变材料,并在电芯的顶部和底部布置了双层冷却系统,为每一块电芯配备了灭火系统,从而实现了三只电芯失控不蔓延,首个电池系统枪击不起火,隔热性能提升40%的卓越表现。
当行业还在探索如何“治疗”电池热失控时,弹匣电池技术已经进化到了“预防-控制-阻断”的全周期安全防护阶段。这一技术的突破,或许正是动力电池安全进化的终极答案。
广汽弹匣电池通过三级安全免疫体系的系统性构建,实现了从微观电芯到整车架构的全域安全跃迁。其中,高本征安全电芯设计能做到电芯5针穿刺不起火、超180°扭转不起火不冒烟,从材料源头避免了电芯故障。而智慧共生防护体系则重新定义了电池系统安全标准,包括双面速冷架构、防护舱的“蜂巢思维”以及弹匣云系统的“先知”能力等创新技术。
在整车安全维度,广汽弹匣电池更是将整车安全从“机械防护”提升到了“系统免疫”的新高度。通过让电池包成为车身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广汽实现了整车集成的创新,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极致的电池安全为何只有少数车企能做到?这背后是深厚的技术积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广汽作为全球极少数具备电池全栈自研能力的企业,通过因湃电池工厂在电化学、材料科学、系统工程等维度构建了完整的技术护城河。搭载超100万辆、安全行驶超480亿公里、0起火0自燃的卓越表现,正是广汽始终坚持拔高安全底线的最好证明。
在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安全将成为淘汰赛的关键指标。广汽弹匣电池的“三重结界”,无疑为行业树立了新的安全范式,引领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向更加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