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曾经风光无限的陌陌,这个一度让微信感受到压力的社交应用,如今却陷入了尴尬境地。这一变化在挚文集团发布的2024年财报中得到了明显体现。
财报数据显示,挚文集团2024年的总营收为105.63亿元,同比下滑11.99%,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46.89%,仅录得10.40亿元。自2020年起,挚文集团的营收已连续五年下滑,陌陌及其子公司探探在互联网舞台上的光芒已逐渐黯淡。
不仅如此,陌陌还悄然离开了其驻扎了十年的望京SOHO大本营。这一变动无疑为陌陌的衰落增添了更多注脚。
在互联网行业,明星产品的兴衰更替本是常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陌陌式微之后,陌生人社交赛道并未迎来新的巨头。Soul等后来者同样后继无力,二狗、她说、皮蛋、青藤之恋等应用则各自为营,影响力难以与昔日的陌陌相提并论。
那么,陌生人社交究竟怎么了?
近年来,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在互联网上发生了显著转移。艾瑞咨询发布的《2024年Q3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季度报告》显示,虽然短视频和通讯聊天仍是网民移动端使用时间的前两大行业,但短视频的月总使用时间和单日使用时间均远超通讯聊天。以小红书为例,截至2024年6月,其月活用户已达3.2亿,日活用户达1.2亿。这些内容型产品成功抢走了以微信和陌陌为代表的社交流量,通过内容重构了当下的社交场景。
新一代年轻人的社交习惯也在发生变化。他们更倾向于短暂的、低成本的、注重情绪价值的“轻社交”模式。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3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7.4%的受访青年认为“轻量化”社交越来越普遍,其中00后受访者的比例更高,达到81.9%。
在线下,各种社交搭子的流行是“轻社交”模式的产物;在线上,以兴趣为主导的社交关系构建方式更受年轻人青睐。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恰好满足了用户轻量化社交的需求,通过短视频内容和兴趣匹配,形成了精准的兴趣社交关系。
相比之下,以陌陌为代表的陌生人社交产品仍在以快速匹配、解决交友需求为重心,这与“轻社交”的趋势相悖。当00后更习惯在小红书上寻搭子、在B站弹幕找同好时,传统社交产品被抛弃也就不足为奇了。
陌生人社交产品也未能有效解决孤独问题。虽然趣缘交友成为了年轻人的社交“兴奋剂”,但主打兴趣社交的陌生人社交产品却未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些曾经风光一时的兴趣社交应用如积目等也逐渐转型或衰落。
年轻人的兴趣和追求多样多变,陌生人社交产品很难准确捕捉用户的深层需求和个性喜好。同时,缓解孤独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年轻人不一定选择去社交或单纯选择社交来缓解孤独。养宠物、游戏陪玩、AI情感陪伴等新兴方式逐渐成为年轻人填补情感空缺的新选择。
在商业化方面,陌生人社交产品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陌陌曾试图通过直播实现商业化突破,但业绩却长期下滑。Soul等后来者同样面临着亏损和商业化难题。用户的付费意识和付费能力成为制约陌生人社交产品商业化的关键因素。
总的来说,在互联网经济中,陌生人社交已成为一个不被看好的赛道。随着内容平台的崛起和年轻人社交习惯的变化,陌生人社交产品似乎正在走向“小而美”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