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格力电器的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引发了广泛关注,焦点集中在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对于电动汽车安全性的一番言论上。在会上,董明珠不仅提及了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还特别强调了格力钛新能源汽车在这一领域的卓越表现。
董明珠直言不讳地指出,近期小米汽车发生的安全事故令人担忧,但格力钛在北京运营多年,从未发生过火灾事故。她认为,这充分体现了格力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安全性能。据她介绍,格力钛的技术路线经过多年实践验证,已被证明是正确的。
董明珠进一步阐述了格力钛的技术优势,并表示安全始终是格力产品的首要考量。她透露,格力钛将在今年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管理、技术创新和销售体系等方面,以期取得更好的业绩。然而,董明珠的这些言论并未得到所有网友和格力股东的认可。
不少网友和股东对董明珠的言论表示不解和不满,认为她是在诋毁竞争对手以抬高自己。一些人甚至质疑格力钛汽车的存在,表示从未在马路上看到过格力电车,也不清楚其品牌名称。这些质疑反映了公众对格力钛汽车的低认知度。
一位参加股东大会的投资者也对格力钛的经营状况表示担忧。尽管董明珠坚称格力钛方向正确且不影响格力电器的利润增长和分红,但该投资者根据董秘透露的信息判断,格力钛目前的业务量可能不佳,且亏损较大。这一判断无疑给格力钛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实际上,格力钛新能源官网资料显示,公司专注于商用车和专用车领域,已在全国多个城市运营。然而,由于其产品并非面向C端消费者的家用乘用车,因此公众对其认知度普遍较低。在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询问格力电车何时上市销售,但格力电器的回复并未提供明确的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同款格力钛纯电动物流车的售价远低于官方指导价。这些平台上的产品标注为“全款包邮包上牌包保险”,价格低至5.8万元。这一价格差异无疑引发了消费者对格力钛汽车价值的重新评估。
汽车行业网站上的购车用户反馈也显示,格力钛微面车型的续航里程不足,实际满载续航不到200公里。这一性能限制使得格力钛汽车仅适合城市短途运输或厂区内部使用,保值率也相对较低。这些因素无疑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对格力钛汽车的购买意愿。
尽管格力钛在商用车和专用车领域有所布局并取得部分订单,但其整体市场声量和C端认知度仍然不高。这一现状与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的高调表态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再次将格力钛新能源汽车拉入了公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