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市场研究报告中,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对电子元器件市场的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度剖析,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实现6%至15.6%的增长,其中中国和美国的市场表现尤为乐观。2024年的数据也显示,全球半导体市场已成功走出下行周期,步入复苏阶段。
在这一背景下,英唐智控(300131.SZ),一家集电子元器件分销、芯片设计制造及软件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正加速其战略转型步伐,力求从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转变为芯片设计制造商。近年来,公司在保持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还精准布局了显示驱动芯片和MEMS微振镜领域,这些布局带来的正面效应正在逐步显现。2024年,公司芯片设计制造板块的营业收入实现了25.12%的同比增长。
英唐智控在细分领域不断创新突破,特别是在车载显示驱动芯片领域,已成功实现批量交付与量产,填补了国产替代的市场空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扩容与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的双重推动下,该产品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MEMS微振镜凭借其丰富的产品矩阵,已在智能驾驶、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崭露头角,实现了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的双重进步。
为了构筑深厚的技术壁垒,英唐智控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这一策略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还加速了其长期价值与市场潜力的释放,使公司的未来发展备受市场关注。
在显示驱动芯片领域,英唐智控正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众多厂商开始进入AI/AR眼镜市场,AI智能眼镜及XR产业链逐渐成为市场焦点。新兴的智能穿戴、虚拟现实等市场也有望为显示驱动芯片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英唐智控总经理蒋伟东在参加2025苏州XR产业链创新峰会时表示,公司将根据XR行业发展趋势研发下一代显示驱动芯片,以赋能XR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车载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由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车载显示驱动芯片的需求将增加近三分之一。英唐智控在车载显示驱动芯片领域的布局已初见成效,自2023年与美国新思(Synaptics)合作切入车载显示领域后,便驶上了快车道。2024年8月,公司车载屏幕DDIC(显示驱动芯片)产品完成了某头部屏幕厂商的批量订单首次交付,标志着公司在车载显示驱动芯片商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款车载DDIC不仅支持传统的RGB信号传输,还具有色彩增强、局部自动对比度优化、阳光下可读性增强、6轴色调控制和独立白点调整等多个功能。这些功能赋予了OEM厂商及一级供应商高度的定制化能力,有助于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在英唐智控批量交付前,国内本土厂商在车载显示驱动芯片领域尚未实现大批量供应,英唐智控在这一领域的国产替代上已经走在了前列。
2024年12月,英唐智控车载芯片业务再迎里程碑事件——车载TDDI(触控与显示驱动集成)芯片正式进入量产,并完成了海外批量订单的首次交付。英唐智控的TDDI产品具备卓越的图像显示效果和领先的触控功能,为用户提供了非凡的触控体验。
从财务数据来看,英唐智控在车载驱动显示芯片上的布局已经开始显现成效。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53.46亿元,同比增长7.83%;净利润为6027.50万元,同比增长9.84%;扣非净利润为4254.44万元,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67.60%。其中,芯片设计制造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12%。
在年报中,英唐智控表示将依托分销业务的庞大客户资源,深度整合自研芯片,加速其市场化进程,主动对接汽车厂商,精准把握新项目需求,在确保现有订单稳步执行的同时,积极拓展市场份额,以期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双重增长。
英唐智控在DDIC和TDDI的推出不仅有助于公司业绩提升,更对国内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车规级显示驱动领域,英唐智控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和强大的渠道服务能力,正逐步打破境外厂商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局面,有望在国产替代进程中抢占市场先机。
MEMS微振镜作为激光雷达的核心部件,为英唐智控构筑了另一道坚实的护城河。2022年,英唐智控成功募资并设立英唐极光微,正式进军MEMS振镜领域。目前,公司已拥有1mm、4mm、8mm三款不同规格的两轴电磁驱动型MEMS微振镜产品,并在工业激光雷达领域完成了前期的送样检测,获得部分客户的DVT样品订单。
英唐智控的MEMS振镜凭借广泛的应用场景,拥有广阔的市场拓展空间。在智能驾驶、机器人、激光显示、工业检测、智能安防、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MEMS振镜都表现出色,为其环境感知与任务执行提供重要支撑。特别是在激光投影领域,英唐智控MEMS振镜的推出有望打破美国德州仪器DLP芯片的垄断地位。
为了更好地覆盖激光雷达、投影显示等应用场景,英唐智控计划增加多个规格的MEMS微振镜产品研发。据行业数据显示,激光雷达在细分领域的应用市场增长可观,英唐智控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值得期待。
英唐智控2024年报数据显示,公司研发投入达到9944.84万元,较2023年同期激增155.99%。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不仅推动了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进阶,更为其加速从传统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向芯片设计制造商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