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车展盛大开幕前夕,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智能驾驶市场乱象发布了一系列严格规定。工信部明确指出,严禁在市场宣传中使用“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等误导性词汇,统一要求采用“(组合)辅助驾驶”作为标准术语,并要求遵循国际自动化驾驶等级(SAE J3016)分类标准。
针对行业中普遍存在的“软件先行”问题,工信部特别警告企业,必须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验证,严禁将用户作为测试对象。这一举措预计将在上海车展期间对汽车企业的智驾宣传产生一定影响,尽管如此,智能化仍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核心焦点。
随着2025年的临近,组合辅助驾驶技术逐步普及,标志着“科技平权”时代的到来。在这一背景下,智能化技术领域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谁能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智能化技术,尤其是组合辅助驾驶的前瞻技术,依然是各汽车企业宣传与竞争的重点。
在上海车展上,多家车企展示了其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路径,将智能化竞争推向了新的高度。一汽大众带来了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概念车ID. AURA,该车搭载了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旨在提供更流畅的数字化体验。一汽大众还展示了其全自研的智慧座舱,基于中国用户需求进行定义与研发,展现了其在本土化智能技术路线上的深耕。
宝马集团则展示了其“驾控超级大脑”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动力及底盘控制的二域合一,能精准调控高达18000牛米的动力输出,响应速度突破毫秒级。宝马宣布,从2025年起,该系统将成为其每一款纯电动“新世代”车型的标配。同时,宝马还推出了全新交互界面设计的全景iDrive系统,支持多屏联动与自然语音指令。
华为也在车展前夕发布了乾崑智驾HUAWEI ADS 4.0系统,该系统在架构、安全、体验及产业领域均实现了全面升级。ADS 4.0系统采用全新架构,降低了端到端时延,提高了通行效率,并降低了重刹率。华为还发布了HarmonySpace 5鸿蒙座舱系统,该系统采用智能化架构,深度融合通用大模型与垂域Agent,打通了鸿蒙生态丰富的应用接口与车辆控制接口。
广汽集团发布了“广汽星灵AI全景图”,旨在构建涵盖“天、人、家、车”四大场景的智能出行体系。广汽强调,在智能化推进过程中,安全是基础,提出“所有技术升级绝不妥协安全底线”的原则。广汽计划在年内实现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产品的上市,并推动L4级高度自动驾驶车型的量产。
长安汽车展示了其基于新一代全电SDA平台打造的启源Q07,并搭载了天枢智能化架构。长安汽车通过传感器融合与算法优化,降低了系统复杂度,提高了响应速度和可靠性。同时,长安汽车还强调了智驾域与电驱域的集成效率,加速整车智能理念和多域融合技术的量产落地。
上汽集团推出的智己L6计划首次集成“灵蜥数字底盘+智慧四轮转向+Orin X平台”整车融合辅助能力,展现了上汽在整合智能辅助驾驶底层结构方面的探索。智己重点展示了其线控数字底盘技术,通过数字底盘与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更精准的车身控制和更流畅的驾驶体验。
蔚来汽车在上海车展上迎来了旗舰车型ET9的首秀,并同步亮相了自研的智能辅助驾驶芯片NX9031、激光雷达融合系统以及天行智能底盘系统。蔚来强调,自研智能辅助驾驶芯片是其迈向芯片自主可控的重要一步。蔚来旗下乐道品牌的新车型L90也正式亮相,该车选择了纯视觉技术路线,未配备激光雷达。
整体来看,2025上海车展展示了整车智能化的显著趋势,从分散到集成的技术路径、供应链协同与本土化研发的并重,以及用户需求从功能堆叠向体验优先的转变。这些趋势共同推动了整车智能化从概念到量产的演进,标志着智能化技术在汽车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