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的到来,全球AI竞赛的焦点逐渐汇聚于中国,标志着AI应用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爆发期。在这个关键时刻,产业界面临着一个核心挑战:如何跨越技术到规模化应用的鸿沟,并探寻下一个颠覆性的AI超级应用。
4月18日,上海模速空间迎来了一场盛大的科技盛会——2025 AI Partner大会,由36氪主办,以“Super APP来了”为主题,聚焦AI技术对各行各业带来的深刻变革。大会分为两大篇章,围绕多个热点话题展开,包括AI技术的快速发展、超级应用的前景展望等,涵盖了多场主题演讲、圆桌对话及优秀AI案例企业名册发布。
在这场科技盛宴中,无问芯穹的首席解决方案架构师刘川林带来了题为《以智能底座重构AI产业生态》的精彩演讲,深入探讨了AI算力运营商与基础设施建造者在推动AI超级应用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刘川林指出,AI的发展历程中,每一次重大突破都离不开关键要素的升级。自GPT-3等大模型问世以来,算法和算力得到了飞速发展,但预训练数据的稀缺性日益凸显。DeepSeek的出现带来了新的技术范式,通过R1强化学习实现了模型性能的二次飞跃。这一变革对AI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构建适配强化学习的系统,并优化应用效能。
作为清华电子系孵化的企业,无问芯穹凭借软硬件联合优化技术实力,构建了贯穿上下游的技术生态。在算力层,融合多家国产芯片,提供多样化算力支持;在平台层,打造高效易用的算力管理平台;在服务层,提供稳定的模型即服务,降低应用开发门槛。这一全方位的技术布局,为AI超级应用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针对中美技术博弈和国产芯片崛起的背景,无问芯穹在上海等地落地了千卡级异构混训任务,攻克了国产芯片兼容性难题,构建了“国产算力+国产应用”的完整生态。针对DeepSeek引发的计算范式变革,无问芯穹从训练框架创新、通信效率优化、动态资源分配等维度优化了工程架构,提升了训练效率和推理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无问芯穹为多家AI企业提供了定制化解决方案。以生数科技为例,无问芯穹为其多模态模型训练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包括环境秒级启动、自动化容错、推理效率优化等,显著缩短了项目周期,降低了创新成本。无问芯穹还在上海模速空间落地了算力生态服务平台,并在浙江省打造了政企合作标杆项目,为AI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AI应用场景中,推理效率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无问芯穹针对大语言模型与文生图模型推出了定制化解决方案,通过工程化改造、稳定性保障、效果对齐等优化措施,实现了推理效率的显著提升。同时,针对AIGC应用的流量波动问题,无问芯穹基于ComfyUI构建了接口化服务,实现了动态分配算力资源、架构解耦和多模态支持等功能,有效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推理速度和服务效能。
刘川林强调,在AI技术的快速迭代中,需要把握“变”与“不变”的平衡。技术架构、计算范式、模型形态持续演进,但用户对高效、智能、个性化服务的核心需求始终存在。无问芯穹期待与各行业专家深入交流,挖掘真实场景需求,共同推动AI原生应用的创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