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在线教育平台猿辅导的悲剧性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4月23日晚间,猿辅导武汉分公司的一名教师在工作中不幸猝死,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
4月25日,猿辅导官方对此事作出回应,称逝者李某某是公司五年的老员工,一直以来工作敬业,业绩优秀。同时,公司强调,在事发期间,正值武汉公司员工倒休假期,且该教师所在团队当日并未安排加班。然而,这一回应非但没有平息舆论风波,反而激起了更大的争议。
网友们纷纷表达了对公司回应的不满,认为其缺乏诚意,甚至有网友开始挖掘猿辅导过去的种种“问题”。例如,2023年4月,就有媒体报道过猿辅导存在超长加班的现象,尽管当时公司回应称正在考虑扩招人员以减轻员工加班压力,但离职员工表示超长加班情况依然存在。
天眼查APP显示,猿起(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涉及多起劳动争议和劳动合同纠纷案件。舆情持续发酵,当地人社局已介入调查,而猿辅导在此敏感时期仍在宣传其AI大模型能力。
此次猿辅导的公关回应被指为“灾难级”。尽管回应试图通过肯定逝者成绩和敬业精神来安抚公众情绪,但一句“当日所在团队没有安排加班”却触动了打工人的敏感神经。公众期待的是一个真诚的道歉和负责到底的态度,而非冰冷的回应。
相比之下,同样身处风波中的小米公司处理得更为得当。雷军通过微博诚恳道歉,并在上海车展期间低调出展,原定亮相的新品也延后发布。小米的做法体现了对公众情绪的尊重,也展示了其公关的格局和能力。
从舆情控制的角度看,澄清事实真相固然重要,但选择合适的方式同样关键。猿辅导的回应中,关于是否加班的问题本应由社保部门和劳动监察部门来调查,而非公司自行说明。公关部门在此问题上画蛇添足,进一步激化了公众情绪。
劳资矛盾作为TOP级的舆情事件,若处理不当,将对品牌造成严重后果。猿辅导若被贴上“血汗工厂”的标签,将严重影响其教育业务的用户基础。毕竟,教育企业应具有正能量和正向价值观,尤其是K12教育平台。
对于猿辅导而言,成功的危机公关应以价值观为底色。面对舆情,企业应勇于承担责任,改正问题,而非逃避或推诿。尽管这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只要教育生意还在,用户的信任度仍在,就有机会挽回损失。
任正非曾强调,公共关系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公司减少阻力,而非进攻。公关人员应做一个“和事佬”,拉拢人心。在短视频时代,处理情绪比处理事情更为重要。公关工作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具有同理心,提供情绪价值。
美团等公司在处理骑手群体问题时,通过加大投入、弘扬正能量等方式赢得了公众的好感。猿辅导等教育企业也应从中汲取教训,时刻关注社会情绪,避免踩雷负面情绪。
在短视频时代,企业身处舆论场,无论是公关还是管理层,都应时刻警惕,为公众提供好的素材,同时避免引发负面情绪。只有符合人性的规律,找到适用于自己品牌的传播之道,才能在情绪时代做好公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