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近日发布的2024年度财报数据,再次彰显了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数据显示,该公司全年销量、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427.21万辆、7771.02亿元、402.54亿元和369.83亿元,同比增长41.26%、29.02%、34%和29.94%。这一业绩不仅让比亚迪蝉联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冠军,更使其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
多家证券机构对比亚迪的财报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华创证券指出,比亚迪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海外市场的快速增长,维持“强推”评级,并上调了A/H股的目标价。华龙证券则认为,比亚迪通过推进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和海外产能的布局,产品力显著提升,全球化进展顺利,给予“买入”评级。然而,也有机构提醒投资者,比亚迪在销量、出海进展和高端化方面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以及价格战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带来的挑战。
尽管比亚迪在销量和营收上取得了显著增长,但单车收入和单车净利润并未随之提升,反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略有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比亚迪采取了规模化效应来抵消价格战的影响。尽管如此,比亚迪的强劲增长势头、扎实的技术优势和稳健的财务实力仍然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比亚迪的成功离不开其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在电动化领域,比亚迪推出了“e平台3.0 Evo”和“第五代DM技术”,显著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在智能化领域,比亚迪推出了“整车智能”战略和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天神之眼”,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比亚迪还计划在今年将“天神之眼”下探至7万级市场,并推出超级e平台和兆瓦闪充技术,最高充电功率可达1兆瓦,5分钟内即可补能407公里。
为了保持技术领先,比亚迪在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2024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达到约541.61亿元,同比增长35.68%,累计研发投入已突破1800亿元。这一研发投入规模在中国汽车上市公司中遥遥领先,是小米集团的2倍有余,吉利汽车的3倍有余,蔚来汽车的4倍有余。比亚迪的研发团队规模也居中国(亦或是全球)汽车行业首位,截至2024年底已超过12万人。
除了技术投入,比亚迪还通过多品牌策略来完善市场布局。目前,比亚迪已经构建了由“比亚迪”、“方程豹”、“腾势”及“仰望”所组成的多品牌梯度布局,并推动了集团销量的屡创新高。特别是在海外市场,比亚迪通过携手全球优质经销商、推进本地化生产和搭建出海船队等方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渠道。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足迹已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
比亚迪还通过自建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体系,建立了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这不仅降低了造车成本,还避免了大量资金沉淀在供应商账期上的问题。特别是“刀片电池”的装机量在2024年达到了近200GWh,进一步巩固了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比亚迪向上游供应商付款的平均周期为127天,优于国内主流上市车企的平均付款周期,这不仅提升了供应商的合作意愿度,还增强了生态黏性。
比亚迪的稳健财务表现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截至2024年底,比亚迪的现金储备达到1549亿元的历史峰值,有息负债规模降至285.8亿元,占总负债比例仅为4.9%,为行业最低水平。这意味着比亚迪目前的现金储备是同期有息负债的五倍以上,偿还债务毫无压力。同时,比亚迪的资产负债率也由2023年的77.86%下降至74.64%。比亚迪在3月初还完成了一项刷新过去十年全球汽车行业股权再融资纪录的“闪电配售”,融资434亿元,为未来的研发投入和业务扩张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