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的到来,全球AI领域的竞争逐渐进入“中国时刻”,一场技术革命正在悄然重塑产业版图。在这一关键时刻,AI技术如何跨越到规模化应用的鸿沟,以及下一个具有颠覆性的AI超级应用将在何处诞生,成为了行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4月18日,36氪主办的2025 AI Partner大会在上海模速空间盛大开幕。大会以“Super APP来了”为主题,聚焦于AI技术如何为各行各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会议分为“Super App来了”与“谁是下一个超级应用”两大篇章,涵盖七大话题,包括“在AI世界中长大”、“2025卷AI就卷超级应用”等,通过10余场主题演讲、3场圆桌对话以及两大优秀AI案例企业名册发布环节,深入探讨AI技术如何重塑商业逻辑和产业格局,探索AI超级应用带来的无限潜能。
在大会的圆桌对话环节,以“AI超级应用狂想曲”为主题,孚知流创始人兼CEO白双担任主持人,与上海大模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慈、云岫资本智能产业团队负责人季凯明、捏Ta创始人兼CEO胡修涵、Kotoko AI创始人乔海鑫、TTC合伙人徐旻雯五位嘉宾,围绕AI超级应用展开热烈讨论。
陈海慈在介绍模速空间时表示,作为中国首个专注于大模型行业发展的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自2023年9月成立至今,已吸引超过110家大模型企业入驻,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生态。他期待更多大模型创业者将模速空间作为起点,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季凯明则分享了云岫资本在AI领域的布局。云岫资本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聚焦科技产业的投行,业务涵盖私募股权融资和基金两大板块。在AI领域,云岫资本已助力多家企业上市,并成立了5亿规模的“云岫硬科技产业基金”,专注于早期科创投资。季凯明表示,2025年AI应用迎来爆发期,云岫资本将持续关注并支持AI创业者。
胡修涵介绍了捏Ta的发展历程。捏Ta是全球首个开源角色共创社区,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创作图文、视频、动画、小游戏等内容,并参与共创互动。目前,捏Ta每月新增原创角色约40万个,月活跃用户超百万。胡修涵表示,捏Ta的目标是培育角色IP,成为“IP版的Github”。
乔海鑫分享了Kotoko AI的产品BISIT。BISIT是一个围绕虚拟角色智能体的社交互动平台,计划今年夏天在Steam首发。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创建原创虚拟角色,并为角色搭建游戏化场景,实现角色间的自动化互动与成长。乔海鑫表示,这种结合AI的全新内容互动模式在行业内尚属创新尝试。
徐旻雯介绍了TTC在AI招聘领域的探索。TTC是一家AI驱动的智能招聘平台,服务对象主要是华人科创企业,尤其是AI领域的企业。TTC通过交互系统、人选系统、客户系统三大数字基建,实现人才与岗位的精准匹配。徐旻雯表示,TTC希望通过AI与人的深度协同,解决传统招聘中的资源错配问题。
在圆桌对话中,嘉宾们还就行业变化、技术迭代对创业者的影响、创业的“安全区”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陈海慈表示,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资源方开始自主创业,行业应用方向也更加多元化。季凯明认为,今年大模型行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而AI应用则迎来了爆发期。胡修涵表示,创业者需要寻找“需求不动点”,围绕用户的核心需求设计产品框架。乔海鑫认为,产品定义能力至关重要,创业者需要思考未来两到三步的方向,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徐旻雯则表示,TTC的核心是AI与人的深度协同,通过AI技术提升招聘效率和质量。
嘉宾们还就模速空间作为孵化平台如何看待行业竞争、如何为创业者提供支持等问题进行了交流。陈海慈表示,模速空间的核心是强化生态和深耕服务,通过提供备案辅导、算力补贴、基金接续等支持,帮助创业者解决发展中的关键需求。胡修涵、乔海鑫、徐旻雯三位入驻企业创始人也表示,模速空间提供的支持非常契合他们的需求,为他们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