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宁德时代曾毓群:从电池制造到新能源开拓,引领行业新变革

时间:2025-04-27 16:55:47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宁德时代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再次迈出重要步伐,其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提出,钠离子电池技术的突破标志着人类能源文明的第三次觉醒。与锂元素相比,钠元素的广泛存在性为摆脱资源限制、实现能量自由提供了可能。

在电池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材料体系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宁德时代在钠离子技术方面投入巨大,实现了多项关键性突破。这些突破包括自生成负极技术、无膨胀负极技术、高冷SCI构建技术和低酸电解液技术,以及表面电场调控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还解决了循环寿命、低温性能和安全问题。

宁德时代在正极材料和电解液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多元快离子脱嵌技术和复合抗冻电解液技术,电池在低温下的能量效率得以保持,同时在高温下仍具备工作能力。自研的电解液能在负极表面生成绝缘膜,结合界面枝晶阻断技术,有效解决了枝晶生长的问题。

宁德时代的自生成负极技术是一项颠覆性的创新。该技术不再使用传统的石墨负极,而是让金属沉积在集流体上,从而大幅提升了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为实现这一目标,宁德时代运用了三个首创技术,包括调控界面组分和结构、打造界面保护层和新型有机溶剂的应用。

尽管材料体系的创新可能带来成本增加,但欧阳楚英表示,长远来看,成本是可以降低的。因为新技术取消了石墨负极的使用,但现阶段仍需额外的工作和材料。

除了材料创新,宁德时代还在结构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公司提出了多核电池的理念,将动力电池从参数推动阶段切换到需求引领阶段。这一理念源于多年前的AB技术,现在正成为改变动力电池领域的基本理念。

双核架构的设计理念已经延展到多个领域,包括高压双核、低压双核、结构性双核、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和热管理双核。这些设计旨在提高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即使在单侧结构受损时,无损区域也能正常工作。

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和商业化成熟度的提高,宁德时代正式开启了钠电产品的广泛应用。其中,适用于商用车领域的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于2025年6月正式量产,而适用于乘用车领域的钠新动力电池则计划于2025年12月量产出货。

宁德时代还推出了三款骁遥系列产品,包括“钠-铁”双核电池、“铁-铁”双核电池和“三元铁”双核电池。这些产品结合了不同化学体系电芯的优势,通过“电电增程”技术智能调控两个能量区域的分配策略,以满足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需求。

宁德时代在钠离子电池技术和结构创新方面的突破,不仅提升了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还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这些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人类离实现能量自由的目标将越来越近。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