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刚刚落下帷幕,此次展会不仅见证了超百款新车的惊艳首发,还吸引了近千家企业的积极参与,规模空前盛大。随着国内汽车市场持续升温,一季度新车销量高达747万辆,同比增长11.2%,整个行业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动力所推动。
然而,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汽车行业的竞争依旧激烈。价格战与配置战此起彼伏,而“全民智驾”的新趋势更是来势汹汹。2025年,对于众多主机厂而言,依然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车企开始陷入降价与堆配置的路径依赖之中,导致汽车逐渐变得像消费电子产品一样频繁换代。这种趋势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压力,也让许多企业陷入了困境。然而,一汽-大众却在这场竞争中独树一帜,推出了终身质保服务。
一汽-大众的终身质保服务,旨在为用户提供贯穿车辆全生命周期的保障体系。在指定时间内购买对应车型的用户,不仅能享受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的终身质保,还能获得价值万元的“保养增值计划”。该计划通过延长保养周期和提供优惠套餐,有效降低了用户的保养成本。
一汽-大众还创新性地提出了“越保养越保值”的理念。通过置换补贴机制,将用户历年的保养支出以现金形式返还,为车辆建立了动态价值账户。这一举措在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尚属首次,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价值体验。
此次服务升级并非偶然,而是一汽-大众系统性服务体系变革的一部分。从3月在旗舰SUV车型试点终身质保,到4月联合中汽中心启动新能源汽车安全计划,一汽-大众在不断为燃油车型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的同时,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建立了安全体系。这种在安全与服务领域的递进式创新,展现了一汽-大众对“长期主义”的深刻理解和践行。
对于广大车主而言,一汽-大众的这一服务革新打破了传统质保服务的时间壁垒。以购买探岳车型的用户为例,在8年使用周期内,仅需自费进行有限次数的基础保养,总支出大幅降低。通过置换时获得的专项补贴,这部分支出还可以实现全额冲抵,配合保值率的提升,形成了“使用零成本、残值有保障”的新型用车模式。
这种将售后服务与资产保值深度绑定的创新模式,正在重新定义用户对汽车消费的价值认知。在车展发布会上,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的高管共同阐述了双终身质保政策的缘由与意义,展现了合资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新策略。
在国内汽车产业深陷价格战与配置内卷的背景下,一汽-大众的终身质保服务如同一股清流,将汽车行业拉回到了本质轨道。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需要生产厂商在漫长周期内提供持续的养护与维修服务。一汽-大众以长期主义策略,在燃油车市场开辟出了价值竞争的新赛道。
一汽-大众敢于推行终身质保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卓越的制造技术和对产品质量与供应链体系的把控能力。从更宏观的视角看,终身质保服务是德系制造哲学与中国市场特性相结合的产物。它重新定义了汽车产业的竞争维度,比拼的是谁能陪伴用户走过更长的岁月,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
在上海车展上,一汽-大众不仅展示了其品质基石,还彰显了技术创新的突破。ID.AURA概念车的揭幕,展现了CMP平台与CEA架构的技术内核,预示着产业变革的加速度。掌舵者陈彬的务实作风和“油电混共进”战略的高效推进,为一汽-大众的未来注入了强大动力。在这场以智能电动化为核心的变革中,一汽-大众正以品质与技术并重,重塑合资品牌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