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的璀璨舞台上,上汽集团以“懂车更懂你”为核心理念,隆重揭晓了一系列深远的战略布局,旨在重塑品牌形象,引领技术革新,并推动汽车产业生态的全面升级。
上汽集团首先亮出了MG品牌的全新定位——“China for Globe”,通过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入,赋予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英伦品牌新的活力。MG品牌计划将Cyeberster等明星产品推向全球市场,展现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与此同时,智己汽车作为上汽集团的高端智能电动品牌,正稳步迈向领军地位。它不仅强化了底盘、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还具备了L2至L4级智能驾驶的全栈量产能力,未来还将拓展至增程式电动车领域,持续推动技术革新。
上汽集团的品牌战略正从“广撒网”向“精准打击”转变,通过技术下放和场景细分,实现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的跃升。例如,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商用化,以及商用车“油电同补”模式的推出,都是上汽集团在这一战略方向上的有力实践。
在合资品牌领域,上汽集团也开始实施“反向赋能”策略。上汽大众奥迪E5 Sportback首次搭载了华为乾崑智能驾驶技术,成为燃油车与高阶智能驾驶技术融合的先行者。同时,别克“至境”子品牌依托“逍遥”超级融合架构,实现了纯电、插混、增程等多种能源形态的全面覆盖。
上汽集团此次车展上最为引人注目的动作,莫过于将高端技术“平民化”,以此推动汽车产业生态的重构。上汽提出的“技术平权”理念,并非简单的配置下放,而是通过开放生态和技术普惠,推动整个行业的进阶。在安全、智能驾驶、能源等多个领域,上汽都推出了领先的技术解决方案,并将这些高端标准下放至主流车型。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上汽集团提出了“Glocal(Global+Local)”战略,旨在通过技术输出与本地化创新的结合,构建起覆盖产品、生态与标准的全方位出海体系。未来三年内,上汽计划推出17款海外车型,覆盖多个细分市场,并在欧美等高端市场建立技术壁垒。同时,上汽还通过自建远洋滚装船队、与本地企业合作等方式,深化本土化深耕,提升供应链自主化水平。
上汽大通MAXUS混动轻客“新途远界”凭借800V半固态电池和L4级自动驾驶技术,重新定义了全球商用车标准,标志着中国车企在商用车领域首次对外资巨头形成技术压制。上汽还与华为、OPPO等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汽车操作系统的全球化进程,以及车机无缝互联生态的构建。
上汽集团的这一系列战略布局,不仅展现了中国汽车工业从“规模领先”向“规则制定”转型的决心和实力,也为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随着这些战略的深入实施,上汽集团有望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