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针对智能驾驶车辆的激增,工信部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相关国家标准,旨在遏制车企在智能驾驶功能上的夸大宣传现象。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智能驾驶领域即将迎来更为规范的监管环境。
工信部近期公布了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的重点任务,涵盖了五大方面共23项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旨在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提升标准质量,强化标准的实施与应用,以标准引领汽车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工信部将启动汽车行业“十五五”技术标准体系的编制工作。这包括了对智能网联汽车、汽车芯片等关键领域的标准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同时,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也正在加速研制之中,预示着自动驾驶安全将迈上新的台阶。对于飞行汽车等新兴业态的标准化需求研究也已提前布局。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标准体系也将得到不断优化。工信部将加快推动汽车双碳标准体系的落地,同时迭代更新汽车整车通用、系统部件等标准体系。针对未来汽车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工信部还将积极推动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等标准子体系的制定与发布。
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供给方面,工信部将加大力度推动自动驾驶设计运行条件、自动泊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等标准的批准发布与实施。同时,为了构建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基线,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也在加速推进。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旨在提升驾驶辅助产品的安全性能。
为了促进网联功能的加速应用,工信部还将加快LTE-V2X直连通信车载信息交互系统标准的宣贯实施,并推进列队跟驰、数字钥匙、网联信息辅助等标准的制定工作。这些举措将有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普及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