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荣耀掉队,小米华为领跑,国产手机市场格局生变

时间:2025-04-30 14:31:20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国内手机市场的竞争白热化,宛如一场激烈的马拉松赛跑,有的选手正冲刺向胜利的终点,而有的则在艰难维持步伐。

近日,“小米再登中国手机市场榜首”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以1330万部的出货量,同比增长高达40%,成功夺回中国手机市场第一的宝座,市场份额攀升至19%,这是小米自十年前以来的再次登顶。

与小米的风光无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荣耀的黯然失色。同样根据Canalys的数据,荣耀在今年一季度的市场份额已滑落到第六位;而在另一家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报告中,荣耀甚至被归入“其他”类别。在小米的强势回归、华为的稳步复苏以及OPPO和vivo积极争做iPhone“平替”的背景下,荣耀似乎正在被市场遗忘。

小米今年一季度的开局可谓顺风顺水。Canalys的数据显示,受国家补贴政策和消费复苏的双重提振,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7090万部,同比增长5%。小米凭借1330万部的出货量,成为前五大厂商中增速最快的品牌。雷军对此感慨万分,并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十年后,小米手机重回中国市场第一,看到这份报告,无比感慨!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对小米的期待。”

华为紧随其后,以1300万部的出货量位列第二,同比增长12%。Canalys预计,华为自主研发的HarmonyOS NEXT操作系统将在2025年占据中国手机市场总保有量的3%,并实现快速增长。OPPO和vivo分别以1060万部和1040万部的出货量位列第三和第四。而苹果则在其传统销售旺季后出现下滑,出货量降至920万部,同比下跌8%,排名第五。荣耀则以略低于苹果的出货量排在第六位。

Canalys首席分析师朱嘉弢指出,小米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和渠道的协同效应。小米在线上线下统一的定价策略有效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成本,同时,小米从可穿戴设备、PC、智能家居到汽车等全品类的覆盖,也充分利用了国家补贴政策,带动了多场景捆绑消费。

在全球市场方面,小米同样表现出色。据IDC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达到4180万台,同比增长2.5%,市场份额为13.7%,稳居全球第三。OPPO和vivo则分别位列全球第四和第五。

在“华荣米OV”这五大国产手机厂商中,荣耀是唯一一家在国内和全球市场均未进入前五的企业。荣耀的低迷状态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荣耀的市场份额首次跌出前五,整个2024年,荣耀在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了3%,与同期整体市场4%的增长形成鲜明对比。今年一季度,荣耀的出货量更是降至约900万台,创下近15个季度以来的新低。

除了市场份额的下滑,荣耀内部也面临着动荡。去年12月,荣耀宣布完成股份制改革,公司名称变更为“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扫清了上市的内部障碍。然而,今年以来,荣耀高管层持续动荡。先是传出荣耀CEO赵明携Magic团队离职的传闻,虽然荣耀官方多次辟谣,但最终还是宣布赵明因健康原因辞去公司董事及CEO职务。赵明的离职被视为公司战略调整的信号,随后,荣耀中国区CMO姜海荣等多位高管也接连离职。

荣耀的新任CEO李健,曾担任荣耀副董事长、董事、人力资源部总裁等职务,并且作为一名华为老将,拥有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面对荣耀的持续低迷,部分原因可能归咎于高管层的动荡。然而,即便管理层走向稳定,荣耀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行业普遍希望借助AI推动行业增长。荣耀也宣布将投入100亿美元,联合谷歌、高通等全球合作伙伴,构建开放的AI终端生态。然而,AI技术同样能被其他厂商所用,如何打造差异化优势将是荣耀面临的重要课题。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