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竞赛中,车企们往往选择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商用落地时间保持沉默,而华为,这位非传统汽车制造商,却大胆站了出来,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近日,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李文广在自动驾驶产业发展论坛上,详细阐述了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落地的预期时间表。
据李文广介绍,华为预计L3、L4级自动驾驶以及无人干线物流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商用。这一预测不仅展现了华为对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信心,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除了对自动驾驶落地节奏的预判,华为还发布了ADS 4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及《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协议》,并得到了东风猛士、岚图、赛力斯等11家汽车品牌高管的联合支持。这一举动标志着华为在智能辅助驾驶安全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
然而,在华为积极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同时,汽车行业却遭遇了一次不小的挫折。小米SU7的碰撞事故不仅让小米汽车陷入了舆论风波,也让整个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速度受到了影响。面对这一挑战,工信部迅速行动,发布了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并要求车企严格履行告知义务,不得夸大宣传。
尽管如此,华为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心并未动摇。李文广透露,相关部门领导明确表示,加强L2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监管并不意味着会阻碍L3、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相反,他们鼓励有能力和条件的企业加快L3、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为了理解这一立场,我们需要明确自动驾驶技术各级别的能力差异。L3级自动驾驶是技术的分水岭,从此责任主体由驾驶员转变为系统。因此,L3、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监管重心在于智驾系统本身的能力和可靠性,而非人与系统之间的协同。
华为之所以能在智能驾驶安全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得益于其乾崑智驾ADS系列解决方案的卓越性能。该方案已经累计避免了超过170万次的潜在碰撞,这一数据远超其他车企。众多汽车品牌如深蓝、岚图、方程豹、阿维塔等都与华为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采用了最新的华为乾崑智驾ADS。
随着L3级自动驾驶技术量产规划的全面加速,车企们是否已攻克所有技术难题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政策支持也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关键。目前,武汉、北京、上海等地区已经发布了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条例,但从国家层面来看,仍需进一步放开政策,以促进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
值得注意的是,L4级自动驾驶技术对传统共享出行市场将产生巨大冲击。多家自动驾驶企业如小马智行、萝卜快跑等已经表示将在今年实现Robotaxi单车运营的盈亏平衡。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联手打造的Robotaxi量产车也计划在今年量产。根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Robotaxi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全球市场的58.5%。
华为对自动驾驶技术的预判显示,城区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试点商用可能就在明年。虽然这一目标的实现仍需时间,但随着车企们不断积累L2、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经验,以及自动驾驶企业的积极推动,2027年实现城区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规模商用并非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