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如何破解AI加速发展难题?中国电信给出“五位一体”答案

时间:2025-05-01 20:49:15来源:互联网编辑:汪淼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人工智能正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变革。据IDC数据,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IT总投资规模为3158亿美元,并有望在2028年增至8159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2.9%。

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运营商扮演着数据提供者、算力支持者、网络连接保障者、应用推动者等多重身份。其中,中国电信积极推进“云改数转”战略升级,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积极探索“云网智”融合技术。

中国电信要怎么做?4月30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中国电信以“数智国云 共谱新篇”为主题,举办了智能云生态大会。在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指出,中国电信将在前期天翼云布局的优势基础上,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持续打造中国电信第一科技“息壤”,构建“算力、、数据、模型、应用”五位一体的智能云能力体系。

“五位一体”战略规划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人们不禁思考:中国电信为何要构建这一体系?如何具体构建?又将如何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荆棘阻途:人工智能发展五大难题

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行业面临算力供需匹配、国产算力性能、数据标注成本、行业应用开发、大模型安全等难题。

第一,算力供需匹配难题。对于投身人工智能赛道的企业而言,算力供需匹配如同一场混乱的 “算力饥荒”。企业面临如何高效获取匹配自身业务需求的算力资源,如何选择不受限于智算芯片差异的训练推理框架,如何便捷开发量身定制的AI应用等难题。

这些难题,让数据中心服务器即便马力全开,也难以填满这深不见底的需求沟壑。企业们为争夺稀缺算力资源,不得不排起长队。

第二,数据标注成本难题。数据标注成本堪称“吞噬资金的巨兽”。数据标注是AI模型训练的根基,海量数据需人工逐条标注。这一过程如同给无数颗珍珠穿线,工作量庞大且枯燥。

但数据标注对人工智能行业尤为重要,是打造高质量的数据集的关键。随着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人力、时间成本也水涨船高,成为企业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

第三,国产算力面临能瓶颈。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算力设备,凭借性能和生态备受关注,即便是性能受限的阉割版英伟达H20芯片,仍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与此同时,国产算力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在单个芯片计算速度等核心指标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第四,行业应用开发难题。对于从事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的伙伴而言,应用开发好似在陌生荒野中开辟道路。技术团队不仅要深入了解不同行业的复杂需求,还需克服技术适配难题。他们如同探险者,既要在迷雾中寻找正确方向,又要应对随时出现的 “技术荆棘”。即便开发出应用,也可能因与实际场景脱节,面临 “无人问津” 的困境。

第五,大模型安全难题。大模型应用日益广泛,却存在诸多安全漏洞。恶意攻击者如同潜伏的黑客,可能利用漏洞对大模型进行数据投毒,使其输出错误结果;或窃取敏感数据,引发隐私泄露危机,严重威胁AI系统稳定与用户安全。

破局之道:五位一体智云能力升级

面对这些行业痛点,中国电信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战略前瞻性,以智能云能力体系升级为突破口,开启破局之路。

正如中国电信总经理刘桂清所讲:“我们在‘算力、数据、模型、应用、安全’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突破,以‘息壤’为核心的智能云能力体系全面成型。”

同时,刘桂清发布“算力供给、数据标注、模型服务、行业应用、安全防护”五大能力升级。

其一,算力供给能力升级。回首过去,中国电信在算力领域一直强化算力供给和调度,不仅加强“跨域异构”算力调度能力,还强化“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

大会期间,中国电信算力供给能力再次升级,基于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推出算力资源无关、训推框架无关、AI工具无关的Triless的架构。

在笔者看来,全新架构如同算力领域的“智能管家”,可通过算力调度、国产化和流水线技术,让用户无需操心底层算力差异、训推框架选择和AI工具差异。

其二,数据标注能力升级。过去,中国电信通过“数据分层存储”“跨表联动”和“非结构化管理”,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数据集,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开放共享。其中,在数据标注领域,中国电信推出一系列多模态数据标注和治理工具。

本次,中国电信带来三大核心技术:AI辅助自动化标注技术,该技术能让自动化预标注准确率超92%;4D全模态标注技术,该技术可将3D空间与时序相结合,能够应用于自动驾驶场景;低空空间感知标注技术,该技术可让关键目标跟踪的连续性达到98%。

笔者认为,三大核心技术,如数据世界的“精准画师”,不仅能快速又精准地勾勒出数据轮廓,还能为自动驾驶场景制作了一幅动态的立体画卷,更能为飞行管制勾勒精准线条,让低空飞行管理更加顺畅。

其三,模型服务升级。中国电信积极布局模型领域,完善模型体系和模型服务。目前,中国电信已构建起以星辰语义大模型、星辰语音大模型、星辰视觉大模型、星辰多模态大模型的“四大三全”星辰基础大模型体系。

如今,中国电信使能星河大模型使能平台、星辰智能体平台能力升级,让模型更好用、让模型能用好。

为此,中国电信星河大模型使能平台强化模型供给与服务能力,全面纳管星辰自研模型,接入DeepSeek、千问、豆包等行业头部生态模型,覆盖多模态全品类基础及行业模型,服务GBHC全场景客户;以可视化训推调优工具降低使用门槛,支持初学者快速上手,实现模型开发、封装编排、上架调用一体化服务;同时采用“1+31+N”部署方式,可分钟级开通模型服务,时延低至100毫秒,保障模型快速调用。

星河平台如同大模型的“超级教练”,帮助模型不断提升能力,变得更好用;星辰智能体平台像智能体开发的“全能导师”,让人人都能成为智能体的创造者。

其四,应用能力升级。中国电信积极推进基于智能体的应用升级。据悉,中国电信的13个内部大模型,已在其200多个生产流程中应用。同时,中国电信与中车、地方政府携手,让智能体融入政企管理和运营流程中。

今天,中国电信基于自身的AI应用服务体系,全面升级应用服务能力。一方面,中国电信实现服务内容升级,可为客户提供包括算力、模型、数据、工具、应用、服务、终端在内的全要素一揽子服务。

另一方面,中国电信实现服务能力升级。比如,在算网上,中国电信通过潮汐调度、AIDC综合方案助力客户降本15%;在工具平台上,中国电信行业Agent平台已经开发了1000多个MCP Server,完成200多个工具的标准化改造。

此外,中国电信还实现服务路径升级。中国电信为客户提供了数字AI助手、AI融入与改造、AI原生重构三类服务路径。

其五,安全能力升级。面对模型安全事件,中国电信从应用泄密、模型操控安全、业务连续性、数据安全、算力环境等层面,基于大网测绘和威胁情报的大模型风险预警,基于动态攻防测试技术的AI安全检测以及多层次立体化的大模型防护响应能力,打造安全防护体系,形成安全闭环。

中国电信的模型安全能力升级,犹如大模型世界的“安全卫士”。其中,大模型风险预警就像安全卫士的“千里眼”,提前发现潜在风险;AI安全检测如同安全卫士的“火眼金睛”,精准识别安全漏洞。

携手前行:共筑人工智能生态“黑土地”

在人工智能发展中,不仅如何趁手的工具,也需要适合人工智能产业生长的“黑土地”。为此,中国电信在本次大会期间启动了创新合作计划,携手产业共筑人工智能“黑土地”。

首先,在人工智能生态构建上,中国电信启动息壤创新推进计划,依托天翼云息壤,搭建起一座“AI协作枢纽”。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电信秉持“资源共享、技术共创、场景共研、合作共赢”理念,直面AI应用中的算力贵、效率低、落地难痛点,向AI开发者、企业及科研机构敞开算力与工具资源,促进各方携手,推动AI技术在多领域蓬勃发展,加速AI成果落地。

其次,在强化国产化产业链上,中国电信启动天翼云国产基础软硬件生态繁荣计划。中国电信以“基础平台+核心能力+产业生态”为战略指引,为国产化产业链构建起一条“创新纽带”,将基础软硬件研发与创新紧密串联。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电信依托国家级适配中心,在操作系统、数据库、芯片等关键领域发力,借助开源社区和开放实验室,攻克共性技术难题,打造安全可靠的国产化全栈解决方案,构建起坚实的国产化产业创新生态。

最后,在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上,中国电信在本次大会期间举办企业合作、政务合作、信创合作、智算云合作、科技创新合作等分论坛。在这些论坛上,中国电信与产业伙伴、行业专家一起进行了深度对话与交流,加强了产业链在技术、应用、渠道、服务等全方位深度合作,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让国云生态更加开放、繁荣。

双轮驱动加速数字中国建设

在人工智能的激烈竞争赛道中,多数企业聚焦于技术领域突围,试图凭借某项核心技术抢占市场先机。这种单点突破的模式虽能在局部形成优势,但难以构建起支撑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的完整生态。

但在智能云生态大会上,中国电信依靠“能力升级+生态协同”的创新赋能模式,展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与战略眼光。

中国电信构建的“算力、数据、、应用、模型”五位一体智能云能力体系,如一套环环相扣的系统化方案,将为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筑牢根基;启动的一系列创新合作计划,将形成强大的产业合力,为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当能力升级的“硬实力”与生态协同的“软实力”开启双轮驱动模式,中国电信将引领千行百业跨越人工智能应用“天堑”,为数字中国建设按下“加速键”,书写属于自己的数智传奇!

更多热门内容
打卡2025智能云生态大会,发现数字新亮点
打卡2025智能云生态大会,发现数字新亮点

2025-05-01

软通动力“突破无界”新品发布会:三大产品矩阵开启全栈智能新篇章
4月29日,软通动力在第三届闽港经济合作论坛暨A.I³探索大会上举办“突破无界”新品发布会,重磅发布智能汽车AI操作系统天行OS、天慧·智园数智空间平台3.0、天元智算服务平台2.0以及软通华方首款麒麟台式机笔记本、智通国际恒悦品牌AI工作站笔记本台式机新品。软通动力

2025-05-01

巴塞罗那首现!文远知行与雷诺打造自动驾驶小巴试乘服务
2025年3月11日,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与雷诺集团共同宣布,在巴塞罗那市中心正式开启自动驾驶小巴(Robobus)试乘服务。这一服务的开启,标志着西班牙首个公开道路前装量产自动驾驶试运营服务的诞生。经巴塞罗那市政厅与西班牙交通总局(Directorate General

2025-05-01

蚂蚁数科推出新区块链平台 驱动万亿级新能源资产RWA交易新生态
继成立海外总部之后,蚂蚁数科马不停蹄升级产品矩阵。迪拜时间4月30日,蚂蚁数科宣布面向海外市场推出 Layer2 区块链 Jovay,这是专为 RWA 交易打造的高性能可信区块链平台,独创三阶段分级确认机制以保障交易的可验证性,支持10 万 TPS 吞吐量和 100 毫秒链上响应时间

2025-05-01

英特尔与黑芝麻智能签署合作备忘录,联合发布舱驾融合平台
近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幕。本届车展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凭借其宏大的规模、前沿的科技展示与深远的行业影响力,迅速成为全球汽车行业聚焦的中心舞台。2025上海车展有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企业踊跃参展,共同打造了一场汽

2025-05-01

蚂蚁数科 CEO 赵闻飙:以RWA推动香港和迪拜“双枢纽联动”,加速全球低碳经济转型
继成立海外总部之后,蚂蚁数科马不停蹄升级产品矩阵。迪拜时间4月30日,蚂蚁数科宣布面向海外市场推出 Layer2 区块链 Jovay,这是专为 RWA 交易打造的高性能可信区块链平台,独创三阶段分级确认机制以保障交易的可验证性,支持10 万 TPS 吞吐量和 100 毫秒链上响应时间,将成

2025-05-01

「鲲鹏展翅,闪耀魔都」——鲲鹏开发者创享日上海站即将开幕
「鲲鹏展翅,闪耀魔都」——鲲鹏开发者创享日上海站即将开幕

2025-04-30

第五届数博会盛大启幕!黑科技亮相引爆全场
4月28日,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7/8号馆内人潮涌动。以“数字改变生活,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数字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帷幕,2万平方米展览空间汇聚全球150余家顶尖科技参展企业,竞相带来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据初步统

2025-04-30

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华为成功举办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拉开帷幕。大会期间,4月30日上午,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成功举办。峰会邀请全国各地的行业伙伴、专家学者、企业领袖齐聚一堂,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共探能源系统协同创新,共享多场景践行绿色低碳转型经

2025-04-30

中国车企加速拥抱公有云,阿里云连续四年稳居第一
今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中国汽车云市场(2024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中国汽车厂商正积极拥抱公有云,在汽车云基础设施市场中,公有云市场规模29.94亿元,其中阿里云市场份额提升至35.7%,连续四年稳居汽车云基础设施(公有云)市场份额第一。当前,汽车云依然具备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