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上海车展见证:近半百供应链新面孔亮相,中国创新策源地地位凸显

时间:2025-05-04 15:34:57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智电”新时代的浪潮下,汽车产业链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角色变革。近日,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本年度的上海车展中,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占据了四个展馆,总面积接近1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均较往届有显著增长。

与往届相比,汽车科技及供应链的展区从3万平方米大幅扩展至占据展馆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更令人瞩目的是,在近400家参展的供应商中,包括元戎启行、芯擎科技在内的近50家企业是首次亮相上海车展。这些企业的加入,无疑为车展增添了更多的创新活力和技术色彩。

随着智能驾驶、AI大模型和800V高压平台成为行业标配,车企之间的竞争已经悄然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隐形较量。曾经躲在幕后的技术供应商,如今正以“主角”的身份站在了舞台中央。它们带来的展品大多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涵盖了线控转向、动力系统、辅助驾驶系统和智能座舱等热门技术领域。

在这场“智电”浪潮中,中国本土供应商的表现尤为抢眼。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华为数字能源、宝钢、凌云股份、保隆科技、伯特利等企业纷纷展示了与汽车相关的最新产品和技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常务副会长付炳锋指出,本届上海车展中,科技公司及供应链参展企业的数量明显增多,这标志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时代科技与汽车的深度融合正在进一步加速。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亚洲区汽车业务负责人郑赟在车展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许多优秀的零部件供应商在本届车展上亮相,它们在性价比方面表现出色。同时,主机厂和供应商都在积极与AI产业融合,与生态系统的内容服务商展开深入合作。这些合作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技术创新水平,也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在2025上海车展上,电动化与智能化不仅成为整车厂的宣传焦点,更成为供应链企业的技术竞技场。从智能驾驶到数字座舱,从线控底盘到AI芯片,供应商们正以先进的技术深度重塑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本土供应商福瑞泰克发布了多项辅助驾驶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全新产品,包括基于智能驾驶平台ODIN3.0的高分辨率摄像头模组、自研波导技术的前/角雷达产品以及面向量产市场的ADC25-J“智享全民版”解决方案。

福瑞泰克的董事长兼CEO张林表示,公司在升级先进AI算法的同时,并不盲目追求大算力,而是借助强大的工程创新能力,将智驾算法部署在中等算力平台上,以亲民的价格向大众推广智能驾驶辅助技术。这一策略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升了技术的普及度。

博世的工作人员透露,去年博世在中国获得的未来五年新业务中,有65%与智能化及电气化解决方案相关。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市场需求的快速转向和智能化、电气化技术的广阔前景。作为底盘技术供应商,采埃孚展示了包括纯电控制转向和制动系统、控制悬架系统在内的完整底盘产品。这些产品融合了AI大模型与算法,降低了对高成本激光雷达和大算力平台的依赖。

耐世特也在车展上展示了最新的运动控制创新成果,包括线控转向与后轮转向、线控制动、驱动软件和驱动系统等。耐世特汽车系统的总裁、首席技术官、首席战略官兼执行董事罗宾·米拉韦茨表示,在人工智能、互联技术、软件定义汽车等诸多宏观趋势的融合作用下,从现在到2035年,汽车零部件的变革范围和速度将持续加快。

在智能驾驶逐渐走向务实的同时,智能座舱的竞赛却愈发激烈。芯驰科技推出了AI座舱SoC芯片X10,并计划在2026年开始量产。Unity中国总裁张俊波表示,Unity已经与全球35家整车厂商达成合作,为77款量产车型提供了实时3D座舱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超过85%。未来,AI上车将减少驾乘者的指令式行为,更加自然和多模态地进行交互。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2025年被视为智驾元年,车圈掀起了“全民智驾”“智驾平权”的热潮。然而,几起因智驾导致的交通事故引发了汽车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的重新审视。在郑赟看来,事故的发生和相关规范文件的出台会在短期内给智能辅助驾驶技术“降温”,但长期来看,并不会改变这一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普及速度。

在当前智能化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确保产品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供应链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本届车展上,众多供应链企业都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了重点展示。例如,汽车密封件供应商爱尔铃克铃尔集团展示了其在电池领域的技术专长和高性能工程塑料能力,特别是轻量化组件、密封系统及电池、燃料电池技术等。

佛瑞亚集团展出的智·璨座舱通过众多智能化配置提升了驾驶安全性。智能可配置电子保险丝、新一代透明车门技术和灵盾45座椅等创新技术不仅提升了车辆的智能化水平,还增强了安全性和舒适性。面对“智驾平权”的浪潮和车企对智能辅助驾驶产品成本控制的严格要求,供应商们也在积极寻求平衡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

耐世特推出的将独立控制器整合到域控系统中的技术降本方案就是一个例子。佛吉亚歌乐汽车电子事业部的战略副总裁李思霓表示,实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也至关重要。推动产品的平台化、通用化技术方案落地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佛瑞亚海拉中国区电子事业部车灯电子产品线负责人陈恬也表示,近年来佛瑞亚在供应链垂直整合上做了大量工作,积极推广国产芯片的应用,这不仅有助于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还提供了更多的降本空间。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国技术和产品反向输出”已经成为一个趋势。耐世特汽车系统的总裁罗宾·米拉韦茨表示,在当前全球前20大汽车制造商中,中国的整车厂逐渐取代传统整车厂成为领先者。未来十年,全球领先供应商的格局也可能如此发展。佛瑞亚集团全球执委会成员、佛吉亚中国区总裁马川同样强调了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并表示将加强本土化研发,助力中国主机厂在海外的发展。

爱尔铃克铃尔集团董事会成员、首席销售官Dirk Willers也表示,过去几年该集团在本土化方面做得越来越深入和广泛。TP1 Core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完全由中国本土团队独立完成,并已反哺到欧洲和北美的工厂。面对中国主机厂日益缩短的开发周期,科技公司Unity带来了基于数字孪生打造的工业操作系统,助力客户实现从设计、仿真到生产、运维的全流程数字化和智能化。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