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汽车在其官方网站及应用程序的订购页面上,对SU7系列新车的智能驾驶功能描述进行了重要调整。原本宣传中使用的“智驾”一词,现已全面被“辅助驾驶”所替代。
具体而言,小米SU7标准版原搭载的“小米智驾Pro”系统,现已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而更高配的小米SU7 Pro与SU7 Max车型所配备的“小米智驾Max”,则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Xiaomi HAD)。这一变化体现了小米在智能驾驶技术宣传上的更为谨慎和准确的定位。
据小米官方详细介绍,其“端到端辅助驾驶”功能涵盖了从车位到车位的全方位辅助,用户上车后仅需设定导航,系统即可支持ETC/闸机辅助通行、窄路/环岛通行以及停车场内的自动寻位泊车等功能。这一功能升级,旨在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和安全的驾驶体验。
与此同时,在鸿蒙智行的官方网站上,对问界M8车型的ADS功能介绍也采用了类似的谨慎表述。虽然提及了“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但在介绍末尾明确标注:“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HUAWEI ADS)仅为辅助驾驶而设计,并非自动驾驶,不能取代驾驶员的专注驾驶和准确判断。”这一说明,同样体现了智能驾驶技术宣传上的严谨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了一份关于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的公告。公告中明确指出,汽车生产企业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避免夸大和虚假宣传,确保消费者充分了解产品性能,并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