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社交AI遭遇寒冬,技术瓶颈下能否找到新生存之道?

时间:2025-05-06 19:40:00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社交AI领域近期经历了从狂热追捧到冷静反思的剧烈转变。在2023至2024年间,该领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革新了人类情感交互的方式,星野、筑梦岛等头部应用迅速崛起,月活跃用户量突破百万大关,次日留存率也名列前茅。这些应用不仅提供了工具型AI的功能,更成为了用户寄托情感与依赖的避风港。

借助大模型技术,AI伴侣应运而生,让孤独的都市人只需轻点屏幕,便能拥有量身定制的完美伴侣。这些智能体从霸道总裁到治愈系少年,从赛博朋克杀手到古风仙尊,不断根据用户需求调整自我,为用户带来如梦似幻的体验。然而,这股热潮之下,暗流涌动。

据DataEye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社交AI应用的下载量较巅峰时期大幅下滑,投放预算也大幅削减。当技术能够精准模拟爱意却无法兑现承诺时,当用户发现“永不冷场的温柔”背后只是代码设定时,这场关于人机之爱的集体实验开始受到质疑。它究竟是大厂留住用户的创新之举,还是仅仅为了商业变现的权宜之计?

社交AI赛道曾一度踩中了“情感经济”与“AI技术红利”的双风口,涌现出一批新星应用。星野、猫箱、筑梦岛等产品上线即火爆,依托大模型能力提供高度定制化的情感陪伴。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布局,话炉背后有字节跳动的云雀大模型,百度旗下的万话和Soul的苟蛋则接入了文心一言大模型。星野则是由大模型公司MiniMax推出的C端AI对话产品。

在2024年11月的AI产品榜上,社交AI应用占据了一席之地。星野、猫箱等应用名列前茅,月活跃用户量分别达到525万和458万,其中猫箱的MAU增速更是高达22.51%。从次日留存率来看,这些应用也让用户上瘾,猫箱以57.32%的均值位列前茅,星野也紧随其后。情感陪伴的魅力显然超过了利益驱动的口语打卡应用。

不仅如此,这些应用还成功出海,在海外市场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2024年8月的AI出海榜单中,排名前48位的AI应用中,有11款是AI情感陪伴类应用。MiniMax旗下的Talkie表现尤为突出,单月总下载量达到235万,环比增长31.63%。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2025年,社交AI行业急转直下。星野、猫箱的日下载量从数万跌至数千,筑梦岛也大幅下滑。大厂对这些应用的耐心和期望也在降低,头部产品的素材投放量大幅削减,获客成本飙升,ROI开始恶化。海外市场同样不容乐观,CrushOn.AI和Museland的单月下载量也大幅下降。

社交AI的爆红并非偶然,它切合了年轻人的情感需求,同时也得益于技术的突破。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大模型彻底打破了技术壁垒,将AI能力从“工具”推向“人格化”场景。然而,技术的突破并未带来持久的情感深度。当用户发现AI的回应开始重复、角色设定流于表面时,幻想迅速破灭。

社交AI的降温并非偶然,而是技术理想主义与商业现实的冲突。早期用户因猎奇涌入,但长期留存的支点始终是情感深度。然而,当前大模型的核心能力仍停留在“模式识别”阶段,无法真正理解用户的情感需求。内容同质化严重,界面相似、角色设定雷同,使用户新鲜感迅速消退。

社交AI的商业化探索也遭遇了挑战。传统社交产品的付费逻辑在AI社交场景中失效。匹配稀缺性消失,用户可瞬间生成无数个性化NPC,传统会员优先匹配失去了意义。用户为情感付费的动力不足,打赏意愿显著低于真人主播。AI对话的私密性也削弱了广告植入空间。

尽管社交AI领域遭遇了重重挑战,但仍有破局的可能。或聚焦情绪价值,发力心理疗愈、情绪树洞等场景;或补足短板,专攻AI陪伴终端产品等细分赛道。当市场停止用社交框架定义AI,转而探索效率工具与情感媒介的交集时,这片曾被资本热炒的蓝海或将迎来真正的价值重估。

更多热门内容
马斯克坚持起诉OpenAI,指控其背离初衷成微软“附庸”
据报道,日前,埃隆・马斯克的律师马克・托伯罗夫表示,尽管OpenAI撤回了摆脱非营利部门控制权的计划,马斯克仍计划继续推进对其的诉讼。OpenAI此前宣布将继续由非营利母公司控制,以筹集资金保持在AI竞赛中的…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