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供应链淘汰赛打响,供应商如何以技术为矛,突破重围?

时间:2025-05-07 19:56:39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国产新能源品牌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国内汽车供应链体系正逐步崭露头角,与整车制造商一同在上海车展上共享聚光灯时刻。上海,作为华东地区的汽车产业核心,凭借其供应链产业集群的独特优势,为参展的供应企业们带来了天然的流量红利。

2025年上海车展规模宏大,共启用了13个展馆,其中汽车科技及供应链企业独占4个展馆,展区面积达到约10万平方米,占据了整个展会面积的近三分之一。与整车制造商的大规模布展不同,零部件与科技企业的展位虽小,但每个展馆内参展品牌数量却远超车企。据雷峰网《新智驾》了解,此次车展中零部件企业的参展数量几乎是整车品牌的六倍,创下了历届车展的新纪录。

从官方展位图来看,这四个由汽车科技与供应链企业组成的展馆,几乎覆盖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所有环节,从上游的核心原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到中游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再到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载AI等智能化解决方案,一应俱全。

从展馆布局来看,供应商地位的上升也显而易见。整车馆内,供应商数量从2021年的7家激增至2025年的23家。地平线与亿纬锂能紧邻小鹏汽车,比亚迪与星星充电、Momenta一廊相隔,小米汽车与宁德时代相邻而立。车展还特别设立了“中国芯展区”,集中展示多家国产汽车芯片的最新成果。

上海车展对供应链的重视程度提升,并非无迹可循。华东地区作为国内汽车产业的重要板块,拥有40余家整车企业和数百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如宁德时代、潍柴动力等。2024年,该地区汽车产业产值已突破万亿元,具备独特的产业链资源优势。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曾表示,上海超级工厂95%以上的零部件均来自本土供应商。

随着汽车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华为、地平线、宁德时代等本土供应商品牌不断崛起,市场对相关零部件的关注度日益增强。消费者购车时,对零部件品牌的考量也愈发重要。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虽仅数十年,但供应链体系中的供应商们正逐渐从被动转为主动。

过去,供应商们更多聚焦于B端市场,按需供货,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这一关系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悄然改变。例如,邦迪汽车系统首席技术官Johannes Helmich表示,中国市场强调速度,供应商需要主动将技术和产品带到客户面前,告诉他们未来的技术趋势,以及可以提供的支持。

导远科技作为高精度定位领域的本土供应商,已交付超过300万套定位系统,并在30多家主机厂的100多个车型中量产交付或获得定点。本届上海车展,导远科技的产品搭载车型覆盖超过20家车企品牌和30余款主流车型,成为多家车企智能驾驶方案的核心标配。

多家供应商在车展期间推出新一代产品或技术,争取市场机会。宁德时代加大对“换电”新业务的宣传力度,发布10款巧克力换电新车型,并首次将钠电技术搭载于巧克力车型上,布局两种补能方式,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舜宇光学则基于自家光学技术研发用于监测底盘安全的产品,虽尚未量产,但在当前安全问题的风口浪尖上,这样的产品规划将有助于抢占市场先机。

面对未来的市场淘汰赛,供应链企业正积极寻求突围路径。老牌供应商如邦迪汽车系统,依靠技术专利和工程化、规模化能力,稳固市场地位。新生供应商则通过抢占新赛道、技术创新以及出海等方式,寻找突破口。例如,导远科技已批量供货多家机器人企业,并在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等多领域发展业务,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