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外卖三国杀,饿了么能否打破旁观宿命?

时间:2025-05-07 21:28:30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外卖市场的硝烟再度弥漫,京东外卖带着百亿补贴的豪言壮语强势入场,誓言通过“全民补贴+爆品直降”的双重策略,一年内砸下百亿元资金。京东CEO许冉在接受专访时,直指外卖行业的几大痛点,包括食品安全隐患、商家抱怨佣金高昂,以及骑手缺乏社会保障等。此番言论迅速引发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的激烈回应,言辞间火药味十足。而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则显得颇为克制,他告诫团队,口水战无助于创造社会价值。

在这场外卖新战役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似乎被边缘化了——饿了么。作为行业老二,饿了么非但没有积极应战,反而显得有些沉默,仿佛躲在阿里巴巴的羽翼之下,对外界的风起云涌置若罔闻。近年来,饿了么似乎主动远离了竞争的核心地带,采取了更为保守的战略。

回望过去,饿了么也曾有过高光时刻。2022年,凭借“免单一分钟”活动,饿了么一度成为舆论焦点,成功吸引了大量关注。随后,饿了么与抖音宣布合作,试图借助抖音的流量红利实现增长。然而,这场合作最终成就了抖音,而非饿了么。抖音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流量优势,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迅速崛起,对美团构成了巨大威胁。而饿了么与阿里旗下的口碑合并后,尽管被整合进了高德地图,却依然未能激起太大波澜。

面对外界的激烈竞争,饿了么选择了低调应对。一方面,它减少了主动进攻的态势,转而跟随美团的步伐,如推出与美团“拼好饭”类似的“特团”业务,以及针对商家单品爆款的“超抢手”频道,功能和命名上都与美团的“神枪手”遥相呼应。另一方面,饿了么将更多精力放在了优化盈利状况上,这一策略确实取得了成效。2022年二季度,饿了么首次实现单位经济效益转正,并连续六个季度保持盈利。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一年里,阿里本地生活集团减亏近50亿元,其中饿了么贡献显著。

然而,当竞争对手们高歌猛进时,饿了么的保守策略开始显现其局限性。在财报数据上,美团核心本地商业的营收是阿里本地生活的近四倍;在用户端和商家端,饿了么的月活用户和商家版应用的增速也远低于美团。在外卖市场规模达到1.63万亿元的2024年,美团市占率高达68.2%,而饿了么仅为25.4%。

京东外卖的入局,更是让饿了么的处境雪上加霜。京东外卖主打中高端消费人群,通过严选商家和免佣政策吸引品牌连锁餐厅入驻,与饿了么近年来加码品牌商家的策略不谋而合。这意味着,京东外卖与饿了么在目标人群上存在高度重合。一旦京东外卖站稳脚跟,将直接威胁到饿了么的市场份额。

在即时零售业务上,饿了么已经显露出落后的趋势。据数据显示,2023年美团即时零售销售额占比达到47%,而饿了么所属的阿里系仅占17%。随着京东的高调入场,商家资源的争夺再次白热化。在美团流量大、京东抽成低的对比下,饿了么对商家的吸引力正在减弱。一些商家已经开始考虑缩减对饿了么平台的投入。

饿了么的困境不仅限于外卖业务。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巨头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综合能力的较量。京东和抖音凭借其电商生态和内容资源的优势,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上攻城略地。而饿了么虽然背靠阿里巴巴这个超级巨头,却并未得到全力的支持。随着阿里巴巴战略焦点的转变,本地生活服务业务被边缘化,饿了么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在阿里巴巴内部,饿了么经历了多次组织架构调整和业务整合,得到的资源支持有限,业务间的壁垒也越来越高。频繁的换帅也透露出阿里巴巴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上的焦虑和不满。然而,这些变化并未给饿了么带来实质性的转机。

如今,随着京东外卖的强势来袭,饿了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继续保持边缘化的位置,不主动入局反攻,即使守住了基本盘,也可能意味着在未来的竞争中逐渐掉队。饿了么需要唤醒内心的狼性,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否则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它可能会成为最危险的牺牲品。

更多热门内容
沈阳三只羊网络运营公司宣布注销计划,背后原因引人猜测
App显示,近日,沈阳三只羊网络运营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简易注销公告,公告期为4月16日至5月5日。 沈阳三只羊网络运营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杜刚,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直…

2025-05-07

Uber大手笔!再投文远知行1亿美元,共拓自动驾驶新蓝图
5月7日,文远知行更新公开信息,披露了Uber对公司的最新投资:Uber承诺在现有投资基础上,向文远知行追加1亿美元股权投资。据了解,这是Uber迄今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最大笔投资。该笔投资将在接下来数月在文远选…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