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车界巨头吉利汽车的一系列动作引发了广泛关注。先是极氪品牌进行了一场高层人事变动,紧接着,5月7日,吉利汽车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计划全面收购极氪已发行的股份,实现两者的完全合并,并推动极氪从美国纽交所退市。这一系列战略部署,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根据吉利汽车发布的官方公告,吉利将以每股极氪股份2.566美元的价格进行收购,相当于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较极氪在纽交所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溢价约13.6%。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价格与极氪一年前IPO时的开盘价几乎持平,意味着IPO投资者、管理层及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未因此受损。
极氪上市尚不足一年,吉利便选择将其私有化,这一决策无疑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有观点认为,此举或与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有关,尤其是美国针对中国实施的贸易限制政策,使得吉利选择规避潜在风险。然而,也有内部人士透露,极氪回归吉利的真正核心在于吉利《台州宣言》战略的延续,旨在通过战略整合与协同,减少重复投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回顾极氪近一年的上市历程,可以说对吉利和极氪都带来了不小的收获。通过IPO,极氪成功获得了大规模融资,为应对内卷严重的市场环境增添了底气。同时,极氪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技术突破,也离不开上市带来的资源支持。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极氪的发展,也为吉利在新能源转型的道路上注入了新的活力。
吉利此次私有化极氪,也是其“回归一个吉利”战略的一部分。早在多年前,吉利就曾经历过一轮品牌扩张与整合,通过打造帝豪、英伦、全球鹰等品牌,实现了快速发展。后来,随着领克、几何、极氪等品牌的加入,吉利再次进入新一轮转型期,销量也实现了大幅增长。从吉利的发展历程来看,其总能在扩张与整合之间找到平衡,抓住宝贵的发展机遇。
对于当前国内众多面临困境的车企而言,吉利私有化极氪的举措或许不能直接成为他们的借鉴模板,但从吉利《台州宣言》的战略精神中,我们或许可以汲取一些有益的经营哲学。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车企需要灵活调整战略,既要规避风险,又要抓住发展机遇,以实现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