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关于小米SU7 Ultra汽车的热议。事件的起因是,部分车主及博主发现,小米汽车推送了1.7.0版本的车机系统更新,此次更新对车辆的动力性能进行了限制,原本标称的最大马力1548匹被锁定,车主需达成特定赛道成绩才能解锁,否则仅能使用约900匹马力。
面对车主们的强烈反响,小米汽车在5月7日晚间迅速发布了一份《关于大家关心问题的回答》进行回应。文中承认,此次更新确实存在不妥之处,并向受影响的用户表示歉意。小米汽车表示,已暂停了该版本的推送,并承诺将尽快在下一个版本中解决这一问题,预计新版本的开发和测试周期为4-8周。
小米汽车在回应中解释了此次更新的初衷,称是为了更好地保障驾驶安全。然而,公司承认,在推出这一功能时,没有充分征询用户的意见,也没有做好相关功能的沟通说明,导致部分用户感到困扰。小米汽车表示,将深刻吸取此次事件的教训,未来在涉及用户体验的重大更新上,将建立更完善的用户意见收集机制。
小米SU7 Ultra的另一项设计——碳纤维挖孔机盖版车型,也引发了争议。有博主通过实验发现,所谓的“双风道高效导流”碳纤维开孔,在实际使用中并不能有效引导空气至刹车系统,也未能产生预期的下压力。这一发现引发了车主们对车辆性能的质疑。
针对这一问题,小米汽车同样进行了回应。公司表示,在最初的量产计划中,SU7 Ultra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综合性能,没有计划增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然而,在原型车纽北成绩发布后,原型车的实力和外造型获得了巨大反响,因此公司决定响应用户需求,复刻原型车同造型挖孔前舱盖设计,给用户更多造型选择。
小米汽车强调,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满足复刻外造型需求的同时,也提供了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的功能。虽然此前在信息表达上存在不够清晰之处,但公司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补救,包括为未交付的订单提供限时改配服务,以及为已提车和在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用户赠送积分。
同时,小米汽车还指出,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使用,使得整车减重了1.3kg,并且公司在各个赛道刷圈时,都是使用的SU7 Ultra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版本。
这一系列事件,无疑给小米汽车带来了一定的舆论压力。然而,公司及时、坦诚的回应,以及采取的补救措施,也赢得了一部分用户的理解和支持。未来,小米汽车能否在保障驾驶安全的同时,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