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Rocket Lab能否成为下一个SpaceX,商业航天新篇章即将开启?

时间:2025-05-08 15:06:0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贾里德·艾萨克曼被提名为NASA下一任局长的背景下,商业航天市场正逐渐成为2025年的焦点。SpaceX,这家估值高达3500亿美元的公司,不仅在火箭发射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其星链项目也遥遥领先。然而,商业航天的未来不仅仅是SpaceX的独角戏,竞争与合作同样重要。

根据2024年全球轨道级火箭发射排名,除了中国和俄罗斯的国家队外,Rocket Lab以16次成功发射稳居第二。这家总部位于新西兰的公司,尽管规模较小,却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与SpaceX有着诸多相似之处。Rocket Lab的股价在过去六个月内飙升七倍,尽管近期遭遇做空机构打击,但其在商业航天领域的潜力依然不可小觑。

与此同时,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创建的蓝色起源也吸引了大量关注,尤其是在一次全女性太空发射后。然而,从火箭发射数量、快速迭代、商业模式垂直整合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来看,Rocket Lab更像是SpaceX未来的潜在对手。蓝色起源在商业化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了深入探讨Rocket Lab与商业航天的未来,我们邀请了火箭科学家陈亮和义柏合伙人黎竹岩进行对话。以下是对话内容的精选:

陈亮指出,Rocket Lab可以被视为一个“迷你版”的SpaceX。它起步于微小卫星发射需求,研制出了电子号火箭,这款火箭以其碳纤维结构和电动泵发动机而闻名。尽管在成功率上不如国内长征火箭,但作为一家初创公司,Rocket Lab的成就已经相当可观。目前,Rocket Lab正在研发中子号火箭,旨在满足中型运载火箭的市场需求。

黎竹岩则从投资人的角度分析了航天产业的商业逻辑。他认为,尽管火箭发射是航天产业的基础,但从商业价值来看,卫星服务等相关领域更具潜力。因此,对于像Rocket Lab这样的商业航天公司来说,除了做好火箭发射外,还需要拓展更多业务,形成端到端的商业模式。

在谈到SpaceX的估值时,黎竹岩表示,尽管火箭发射业务为SpaceX带来了可观收入,但星链业务才是其未来价值的核心所在。随着星链的不断扩张,SpaceX的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对话还涉及了Rocket Lab创始人Peter Beck的创业经历以及跨界创新在航天领域的重要性。Peter Beck并非知名院校毕业,却凭借自学和不断尝试在航天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黎竹岩认为,跨界融合的团队更容易带来颠覆式创新,因为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在谈到商业航天的未来时,陈亮表示,他期待看到更多像Relativity Space这样的公司出现。Relativity Space试图通过3D打印技术极限压缩供应链,提高生产效率。这种创新不仅有助于降低火箭发射成本,还可能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带来更多可能性。

黎竹岩则强调了制造革命在航天产业中的重要性。他认为,未来的商业航天公司需要拥有足够好的工厂和生产体系,才能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生产出高质量的航天产品。这将是航天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最后,两位嘉宾还展望了2025年商业航天领域可能发生的大事。除了SpaceX的星舰测试外,Rocket Lab的中子号火箭首飞、Relativity Space的3D打印火箭进展以及更多航天工厂的涌现都值得期待。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