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流传着一份关于国内汽车企业高管薪酬的排行榜,引发了广泛关注。针对这一排行榜中的信息,零跑汽车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江明特意录制了一段视频进行澄清。
在视频中,朱江明公开表示,他目前的年薪仅为8万元人民币,这笔款项主要用于缴纳社会保险,与网络上盛传的811.9万年薪大相径庭。他回忆道,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他曾分享过自己的创业初衷,强调自己并不追求股权或期权激励,甚至在零跑汽车的发展过程中,他主动放弃了一切股份,总是在公司最需要资金投入的关键时刻,率先出资。朱江明坦言,他创立零跑汽车并非出于金钱的驱动,而是出于对电动汽车行业的热爱与看好,将其视为一种事业追求,而非盈利手段。他进一步透露,自零跑汽车2022年成功上市后,他便停止了领取工资,仅靠每年8万元的社会保险维持生活,这一度导致他在办理签证时因缺乏银行流水而遭到拒绝。
与此同时,另一家知名电动汽车企业理想汽车的CEO李想,也因网络上流传的一份高达6.39亿元人民币的年薪信息而成为焦点。不过,理想汽车迅速对此进行了官方回应。据透露,李想在2024年的实际薪酬仅为266万元人民币。网络上流传的天价年薪,实际上是按照美股上市公司的会计准则,对期权进行特殊会计处理所产生的费用,并非李想的实际收入。根据理想汽车的股票激励计划,李想要想获得这笔激励,不仅需要完成公司设定的销售目标,还需额外支付每股29.26美元的费用。这意味着,如果李想选择执行该期权计划,他不仅无法获得任何收益,反而需要自掏腰包约32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
这一系列关于高管薪酬的澄清,不仅揭示了网络信息的真假难辨,也反映了国内汽车企业高管们对于事业的不同追求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