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新能源是否足够“绿色”的议题上,一系列围绕风电、光伏、电动车及绿氢等领域的讨论持续升温。这些常被视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英雄”产业,也曾因环境风险、煤电消耗增加及退役污染等问题备受质疑。然而,随着产业的不断成熟,它们已逐渐证明了自己作为“清洁能源”的实力。
近期,新能源巨头远景科技集团在德国慕尼黑智慧能源展览会上发布了《远景2025零碳行动报告》,展示了其在零碳道路上的坚定步伐。报告宣布,自2022年起,远景已连续三年实现运营碳中和,并提前一年达成100%可再生电力使用的RE100承诺。这份报告不仅是对远景自身努力的总结,也为新能源行业如何迈向零碳未来提供了参考。
远景的业务遍布多个新能源领域,其风机订单量、出货量及储能出货均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同时在动力电池、绿氢和碳管理等方面也有显著布局。根据报告,至2024年底,远景已交付的产品预计为全球减少了约23.5亿吨的碳排放。然而,新能源设备的制造过程也消耗大量电力,因此确保这些电力的“绿色”至关重要。
面对新能源产业的产能过剩、低价竞争等问题,部分企业在制造环节的减碳步伐有所放缓。而远景则通过能效提升、使用可再生电力等措施,全年实现了约7.7万吨的碳减排,占总排放量的91%。对于剩余的9%排放量,远景通过资助符合核证碳标准的项目进行抵消。
远景还在积极推动核心供应商使用100%绿电。虽然2024年“范围3”排放的绝对量仍在增长,但远景正通过设定目标、提供培训和资金支持等方式,帮助供应商实现减碳。目前,已有部分供应商在远景的评选中脱颖而出,成为年度可持续先锋和年度减碳先锋。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尤其是面对欧盟日益严格的碳足迹要求,如何跨越“绿色门槛”成为中企出海的重要课题。远景认为,理解规则背后的目的,勇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模式,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为此,远景已发起“国际ILCD全生命周期数据网络”建设,助力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重塑价值链话语权。
远景的零碳产业园模式也备受关注。这一模式通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高比例、可溯源的绿电直供,吸引了众多出海欧盟企业的参与。远景不仅是这一模式的开创者,也是最早的实践者和技术引领者。未来,远景计划在全球建设100个零碳产业园,每年减排10亿吨。
2025年的《报告》中,“含AI量”大幅提升。AI技术在远景的可持续供应链和零碳产业园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远景结合AI算法与全栈技术,推动新能源与电网的实时匹配,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同时,远景还在AI绿色算力领域取得突破,与腾讯云合作打造了全球首个100%绿电直供的算电协同数据中心。
在远景看来,零碳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通向未来的必答题。面对不断变化的时代,远景专注于题干,而非总是改头换面的题面,努力破解零碳道路上的难题。通过全球合作和持续创新,远景正为人类的可持续未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