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资本市场再度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股权减持大戏,主角是山东墨龙(002490.SZ/00568.HK),这家公司在短短数日内经历了“脱帽”与股价暴涨的戏剧性转折,随后又遭遇了二股东的大规模减持。
5月8日晚,山东墨龙发布公告,披露其二股东智梦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在5月7日至8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了公司H股股份1.0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39%。减持后,智梦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虽仍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但持股比例已大幅下降至5.6164%。
值得注意的是,智梦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均隶属于“鲁丽系”。此次减持正值山东墨龙在“摘帽”与“鲁丽系借壳”传闻的双重刺激下,股价在短短3天内暴涨457%的顶点时刻。智梦控股选择在这一敏感时点进行大规模减持,无疑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回顾山东墨龙近期的股价走势,可谓跌宕起伏。4月30日至5月2日,山东墨龙H股率先发力,两个交易日内大涨超过30%。随后,5月6日,山东墨龙迎来“摘帽”利好,A股走出三连板,H股盘中涨幅更是一度超过200%,最终单日涨幅达到188%。然而,5月7日,公司股价高开40%后收跌6.7%,5月8日更是继续高开低走,大幅收跌27.66%。“鲁丽系”在7日至8日的大举减持,无疑是造成这波剧烈震荡的关键因素之一。
山东墨龙H股的这波过山车行情,也让市场爆炒多时的“鲁丽系借壳”传闻彻底破灭。这一传闻的破灭,不仅让投资者对“鲁丽系”的减持行为产生了“割韭菜”的质疑,也让市场对山东墨龙未来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鲁丽系”即鲁丽集团,是寿光第二大企业,主营业务涵盖钢铁、木地板、造纸厂、热电厂等多个领域。其中,鲁丽钢铁的无缝钢管产能高达300万吨,位居全国首位。鲁丽集团持股山东墨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年前。2021年2月至3月,鲁丽系旗下多家公司在二级市场连续买入山东墨龙股票,合计持股超过20%,成本线在2港元至3港元之间。
这次举牌直接推动了山东墨龙股价的飙升。当年2月至5月21日,山东墨龙H股从1港元启动涨至10.38港元,成为市场上的十倍牛股。然而,自那以来,鲁丽集团并未有进一步的动作,这为市场埋下了重组的预期,也成为了资金炒作的契机。
今年4月29日,一份关于“鲁丽系借壳落定,大涨在即”的消息在股吧流传开来,随后山东墨龙H股股价开始异动。4月30日、5月2日分别大涨15.23%、15.27%。5月6日,山东墨龙迎来“摘帽”利好,在A股市场被撤销风险警示,并被深交所重新纳入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引发股价情绪化暴涨。
然而,从山东墨龙的基本面来看,鲁丽系的这次减持似乎并不令人意外。尽管山东墨龙在2024年曾预计盈利4700万至6000万元,但最终年报却确认亏损4369.98万元,主业盈利能力依旧疲软。据悉,公司原本预计盈利的主要依据是处置子公司产生的投资收益,但年审会计师认为这部分收益需计入资本公积而非当期损益,导致净利润大幅调减。
在这样的背景下,“摘帽”机会和“借壳传闻”成为了鲁丽系等来了已久的清仓契机。他们果断选择在这一时点减持离场,至于投资者的质疑和市场的非议,似乎已在这场资本游戏中变得无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