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大众电动化转型路坎坷,一季度利润大跌四成引发深思

时间:2025-05-09 19:29:16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全球汽车产业迈向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中,各大车企的命运轨迹显现出了显著的分化趋势。2025年的最新数据与行业动态揭示了这一变革期的复杂性与挑战,无论是传统巨头还是新兴势力,都在这场转型中面临着“冰火交融”的双重考验。

大众汽车集团近期公布的季度财报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数据显示,该集团实现了776亿欧元的销售收入,同比微增2.8%。然而,营业利润却大幅下滑37%,至29亿欧元,营业利润率也从去年的6%锐减至3.7%,税后利润更是减少了40.6%,仅为21.8亿欧元。这份成绩单无疑透露出大众在转型过程中的阵痛与挑战。

大众集团旗下的软件子公司CARIAD,作为集团转型为“软件驱动型移动出行服务商”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却屡屡遭遇挫折。开发进度的滞后、成本的不断超支以及高层管理的频繁变动,使得CARIAD逐渐成为了大众电动化战略中的软肋。近期,CARIAD宣布的大规模裁员计划,涉及1600名员工,约占其员工总数的三成,再次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地缘政策的冲击也给大众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美国对墨西哥工厂加征的关税,迫使途观、捷达等主力车型提价以维持利润,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大众的盈利压力。大众汽车表示,美国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其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大幅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中国市场,大众同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7.1%,尤其是电动车销量更是下降了近四成。这与大众在欧洲和北美市场的强劲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欧洲市场,大众凭借113%的纯电销量增幅,巩固了其电动车市场的领导地位,市场份额接近三成。然而,在中国市场,大众却面临着本土新势力的激烈竞争,电动车销量大幅下滑,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

面对这些挑战,大众管理层展现出了坚定的战略定力。他们重申了全年营收增长不超过5%、营业利润率在5.5%-6.5%之间的指引,并明确表示不会因为短期的阵痛而改变转型的方向。为了提升业绩,大众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通过标准电芯量产降低成本、加速北美电池工厂落地、扩建合肥研发中心以及推进与小鹏的合作等。

同时,大众也在积极探索软件服务收入的增长潜力,计划将软件服务收入目标提升至年增30%,并基于VW.OS操作系统开发订阅制功能,探索智能驾驶的付费模式。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大众在电动化、智能化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也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大众当前面临着利润困境,但这无疑是传统制造巨头向科技公司转型的必然代价。在全球汽车产业进入电动化、智能化和本土化竞赛的新阶段,大众正用实际行动证明其转型的决心与勇气。尽管前路充满挑战,但大众依然坚定地走在转型的道路上,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