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丰田汽车即将揭晓其2025财年整体业绩及2026财年预期的前夜,日本媒体已敏锐捕捉到风声,透露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对丰田盈利造成冲击,预计该公司2026财年利润将缩水30%。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业界关注。
5月8日下午,东京时间,丰田社长佐藤恒治携一众高管亮相业绩发布会,正式公布了2025财年(覆盖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的财报数据。数据显示,丰田全年营业收入达到48.0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1万亿元),同比增长6.5%;然而,营业利润为4.79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05亿元),却同比下降了10.4%。面对特朗普关税和日元升值的双重挑战,丰田预估2026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营业利润将大幅下滑34.9%,与业界先前的预测大致相符。
尽管面临重重压力,丰田依然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2025年,丰田系全面发力,加大在前沿技术和新领域的研发投入,丰田汽车推动收购丰田自动织机,正是其“大丰田体系”资源整合战略的一个缩影。然而,全球战略的转折点已悄然来临。
据丰田统计,仅今年4月和5月,其在美国的营业亏损已从去年同期的28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急剧扩大至18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0.3亿元)。日元每升值1日元,丰田的年度营业利润就将减少约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1亿元)。盈利下滑之外,丰田管理层首次调整了对销量的预期。原定于2026年将纯电动汽车全球销量提升至每年150万辆的目标,在8日下午的发布会上被佐藤恒治社长明确表示为“需要重新考虑”。
特朗普对汽车征收的25%附加关税远超预期,迫使丰田重新审视其全球战略,尤其是美国战略。今年4月,丰田宣布向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工厂追加投资88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36亿元),计划建设新生产线以减轻关税影响。然而,特朗普持续向丰田等车企施压,要求其增加在美国的生产,他曾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不希望汽车在日本制造。”
在日本本土,丰田坚守每年生产300万辆的基准线,以维持制造、就业和供应商体系的稳定,并通过出口汽车赚取外汇。8日下午的发布会上,佐藤恒治社长代表丰田表达了坚定的立场:“我们不能忘记国内生产的意义,丰田将毫不动摇地捍卫它。”同时,丰田也面临着出口多元化的紧迫任务,以避免美国本地生产增加而其他地区出口未增导致的本土生产体制被重新评估。
在丰田集团的内部,一场体系力的较量正在上演。旗下电装、爱信精机、丰田工业等七家头部零部件供应商已计划增加2025财年的研发和资本投资,以推进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其中,电装本财年将聚焦智能化技术领域,研发支出高达66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2亿元),同比增长7%。电装紧跟丰田步伐,投资车规级芯片等前沿项目,并将汽车软件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作为新业务领域。
丰田系正在改善内部治理体系,解决交叉持股等管理问题。丰田汽车正探讨对丰田自动织机的潜在收购,由会长丰田章男亲自主导,可能耗资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48.6亿元)。此举旨在加强集团内部的资源整合和战略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