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首富家族旗下的美的集团,正加速推进其IPO矩阵的扩张计划。近日,这家市值超过5800亿的家电巨头宣布,将旗下的智慧物流板块安得智联调整上市路径,目标直指港交所主板,而此前美的曾计划在深交所主板推动安得智联的IPO。
美的集团,自1968年从一个小型塑料生产组起步,历经数十年风雨,已发展成为涵盖智能家居、楼宇科技、工业技术、机器人与自动化以及创新型业务的全球化科技集团。安得智联,作为美的在商业模式变革中的创新之作,承载着集团对智慧物流领域的深度布局。
美的集团的创始人何享健家族,凭借集团的迅猛发展,早已稳坐佛山首富的宝座。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最新《全球富豪榜》,何享健家族以255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不仅蝉联佛山首富,更在全球排名中跃升至第41位,稳居中国富豪榜前列。
近年来,美的集团在资本市场上的动作频频。2024年,美的成功实现港交所二次上市,其独子何剑锋也成功拿下家具巨头顾家家居。至此,包括美的系直属产业、收购的上市公司以及子女控股的企业在内,何享健家族控制的“美的系”上市公司已达到9家。
安得智联,作为美的ToB业务中的核心板块,此次冲刺港交所,标志着美的ToB业务资本化进程的新阶段。实际上,美的分拆子公司上市的战略早已有之。早在2020年,美的就曾宣布计划分拆子公司美智光电创业板上市,但遗憾的是,美智光电两次提交招股书后又两次主动撤销IPO申请。而安得智联,也曾在2023年7月计划分拆至A股上市,但最终选择了港交所作为新的上市地。
安得智联成立于2000年,依托美的集团的制造业基因,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从原料至成品的制造业供应链解决方案、线上线下全渠道一盘货以及送装一体化服务的消费供应链解决方案。凭借在供应链管理行业的深厚积累,安得智联已建立起覆盖全国、支持多行业线上及线下全渠道的服务网络,拥有超800万平米的仓储面积和可调配的超30万辆运力。
在股权结构上,美的智联持有安得智联73.32%的股份,是安得智联的控股股东。而美的集团则通过持有美的智联100%的股份,间接控制安得智联。何享健作为美的控股的控股股东,是安得智联的实际控制人。
近年来,安得智联随着美的业务的成长,已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安得智联分别实现营收141.89亿元、162.24亿元和186.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亿元、2.88亿元和3.8亿元。这样的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已达到A股上市标准。然而,考虑到A股市场的上市审核较为严格,而港股的上市门槛相对较低、审核流程更灵活、上市周期更短,美的最终选择了港交所作为安得智联的上市地。
美的集团表示,此次分拆有利于进一步理顺业务管理架构,释放智慧物流板块的估值潜力;同时也有利于安得智联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激励机制、提升企业竞争力。这次分拆还契合了国家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战略规划,有助于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美的ToB业务被视为美的的第二增长曲线。近年来,美的的ToB业务增长迅速,2024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4000亿元,其中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收入首次超过千亿,占总营收的比重从2020年的18.5%跃升至25.5%。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板块更是以20.6%的增速领跑,楼宇科技、机器人等业务也逐步显现协同效应。
在资本市场上,美的ToB业务同样备受关注。美的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表示,未来三年内将分拆美智光电、安得智联、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相关业务上市。如今,美智光电的IPO地点尚未明确,而安得智联则肩负着美的系IPO版图扩容的重任。
在同赛道内,安得智联与海尔系的日日顺颇为相似。日日顺也曾冲刺创业板,但最终终止了IPO之旅。关于日日顺的独立性问题和关联交易同样受到广泛关注。如今,海尔选择将日日顺并表至海尔的家电业务板块海尔智家,以促进业务体系与物流体系的深化协同。而美的则选择将安得智联分拆独立上市,为安得智联寻找新的解法。
近日,美的与海信两大家电巨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AI应用、全球先进制造、智慧物流等多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签约现场,安得智联总裁梁鹏飞也现身了。双方将在智慧物流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提升供应链运营效率和消费者交付满意度。这一合作或许能为安得智联的IPO之路减少一些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