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车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多家车企在推广自家产品时,将“智驾”这一术语悄然替换为“辅助驾驶”。这一转变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并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热烈讨论。为了深入了解这一变化在实际销售中的影响,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区南部和东部的多个汽车商圈,实地探访了蔚来、理想、小鹏、小米汽车、极氪、广汽丰田、东风日产、长城汽车等品牌门店。
在探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超过半数的汽车销售在介绍车辆辅助功能时,都会以“当下市面上所有车辆驾驶功能都属于L2级别辅助驾驶”作为开场语。这表明,车企在宣传策略上的调整已经传导到了销售一线。
以小米汽车为例,记者在探访时发现,不同销售人员对“智驾”与“辅助驾驶”的表述存在差异。有的销售人员全程使用“辅助驾驶”来介绍产品,并明确表示“智驾”是错误的表述;而另一位销售人员则在使用“辅助驾驶”的同时,也称该功能为“智驾”。记者注意到,小米汽车的产品手册中尚未更新“智驾”的表述。
在试驾环节,记者发现,大部分汽车销售在演示辅助功能时都会手扶方向盘,并强调操作规范。长城汽车旗下的魏牌汽车销售表示,他们绝对不提倡驾驶员在开启辅助功能后放手不扶方向盘的行为。蔚来汽车的销售人员也在试驾过程中明确表示,双手可以短时间离开方向盘,但其他时间需要全程扶着。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部分销售在开场时采用了规范的“辅助驾驶”术语,但在后续的产品讲解和试驾过程中,他们仍会频繁使用“智驾”这一表述。当被问及两者差异时,大部分销售表示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称呼上的变更,“智驾听起来更高级”。
在门店内摆放的产品介绍物料中,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广汽丰田、长城魏牌、小米汽车等品牌均带有“智驾”字样。然而,在实际销售过程中,一些品牌的销售人员对辅助驾驶功能的描述却存在误导性。例如,东风日产的销售人员在介绍其N7车型时,将高速领航和城市领航功能等同于自动驾驶,并声称车辆可以自主并线超车、上下匝道、进服务区、识别ETC。
广汽丰田的销售人员在试驾过程中也存在类似问题。他全程脱手操作,并声称车辆基本可以实现城市道路时速80公里以内、高速道路时速130公里以内的全域智驾,全程基本不用接管。然而,在试驾结束后,他又表示用户需要随时注意前方情况,将车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些现象表明,尽管车企在宣传策略上进行了调整,但在实际销售过程中,一些销售人员对辅助驾驶功能的描述仍存在误导性。这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困惑,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因此,车企在加强宣传规范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客观地介绍产品的功能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