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工信部严管隐藏式车门把手,新能源车设计回归人性化安全底线?

时间:2025-05-10 18:13:32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中国工信部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项新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拟对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安全性进行规范。这一行动紧随之前对智能驾驶营销的限制、OTA升级滥用的管控以及电池安全标准的升级之后,标志着监管部门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全面关注。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无疑为用户带来了诸多前所未有的体验,但与此同时,一些创新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其中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安全性备受争议。这类设计虽然美观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阻,但频繁出现的用户误操作、故障导致的无法开启以及极端天气下的失效等问题,让不少老司机对其安全性表示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内外对于汽车门把手的耐久性、强度、耐高低温等性能有明确的技术标准,但随着隐藏式车门把手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中国市场这一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关安全技术要求的国际标准却存在空白。这一现状加剧了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担忧。

近年来,多起因车辆碰撞后车门无法开启而导致的悲剧事件,更是将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安全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例如,广西贵港雷克萨斯LM车型碰撞后车门锁止,导致救援受阻;小米SU7高速碰撞后车门据称无法打开,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电动汽车门把手安全性的热议。

面对这一现状,不少业内人士也表达了对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的质疑。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就曾公开批评该设计重量大、噪音大,且在碰撞缺电情况下无法打开。他认为,隐藏式门把手的唯一作用是减少风阻,但这一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此背景下,汽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标准不仅将规范车门把手的安全技术细节,更将引导新能源汽车设计逻辑的转变——从盲目追求科技感转向安全优先。事实上,已有部分车企开始调整设计策略,将隐藏式车门把手改为半隐藏式或传统式设计,并增加机械解锁装置以提高安全性。

除了隐藏式车门把手外,新能源汽车领域还存在诸多过度设计的问题。例如,无遮挡的全景天幕虽然美观,但夏季暴晒下却让用户苦不堪言;全触控的中控屏和无按键设计虽然科技感强,但可能分散驾驶员注意力;零重力座椅虽然提升了舒适性,却忽略了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保护作用;车门内部复杂的拉手和开关键让用户困惑不已;中控屏挂挡设计操作复杂且依赖电子系统,一旦死机便可能丧失换挡功能;单踏板模式则改变了传统驾驶逻辑,紧急情况下易导致刹车延迟等。

面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正在逐步出台强制性标准,对各种营销行为进行限制与叫停。这一系列举措提醒我们:汽车的终极价值在于守护生命,而非取悦眼球。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应建立在对人性化与安全底线的敬畏之上,将“用户体验”置于“营销噱头”之上,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