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储能行业年报透视:40万从业者背后的万亿营收与分化格局

时间:2025-05-13 10:15:16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2024年,新能源领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动荡,其中光伏行业尤为显著,超过13万名从业者面临失业困境。与此同时,储能行业虽然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其内部变化通过上市公司的财报得以窥见一斑。

据统计,涉及储能产业链的20家上市公司在2024年的员工总数稳定在约40万人,与去年相比变动不大。然而,在这看似平稳的表面下,储能电池、储能逆变器及储能系统集成商三大核心板块却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

储能电池领域,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依然保持强劲势头,尤其是宁德时代,其储能板块营收高达572.90亿元。然而,整个储能电池行业却普遍陷入了“增量不增收”和“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尽管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同比增长60%,但电芯价格的快速下滑导致许多企业利润受损。例如,280Ah储能电芯的价格从年初的0.42元/Wh跌至年末的0.3元/Wh,跌幅达28.6%。

在储能逆变器方面,市场竞争日益多元化,参与者背景各异,包括深耕电网、电气设备及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企业。尽管尚未有公司单项业务营收突破百亿大关,但多家公司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如新风光、昱能科技等企业的营收增速分别接近5倍和3倍。然而,扣非净利润方面则呈现出较大差异,部分公司如星云股份虽然增速最快,但仍以亏损告终。

储能系统集成商板块同样面临严峻挑战。尽管整体毛利率保持在20%~30%左右,但受价格战影响,净利率表现分化显著。部分上市公司因传统业务占比过大而陷入经营亏损。CNESA Datalink数据显示,国内新型储能市场2024年下半年的储能系统平均中标价格较上一年度下降了43%,价格战之激烈可见一斑。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储能行业依然展现出其独特魅力。阳光电源、上海电气等头部企业营收规模突破200亿大关,成为行业标杆。同时,部分二三线企业也在积极寻求突破,通过技术创新保持市场竞争力。例如,储能液冷系统的逐步渗透不仅提高了产品壁垒,还降低了运维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价格战给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但凭借规模、技术、渠道等优势,部分储能集成商依然能够保持稳健发展。然而,现金流压力不容忽视。在连续两个财务披露期内,多家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出现净流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难以支撑资本净支出。

总体来看,2024年的储能行业在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前行。尽管面临价格战、现金流压力等多重挑战,但凭借技术创新、规模优势及市场需求增长等因素的支撑,部分企业依然能够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然而,行业分化趋势日益明显,“一九定律”或许将成为未来新能源行业难以避开的挑战。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