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美关系的微妙变化为两国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曙光。5月12日,中美联合发布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标志着双方在经贸领域的紧张态势有所缓和。
声明中,中美双方均强调了双边经贸关系对两国乃至全球经济的重要性。美国方面承诺,将在2025年5月14日前,对来自中国的部分商品暂停实施24%的关税,这一措施将在初始的90天内生效,同时保留对部分商品加征剩余10%关税的权利。作为回应,中国也做出了相应的承诺。
具体而言,这意味着在90天的期限内,美国将取消91%的报复性关税,并暂缓征收24%的对等关税,从而将对中国的整体关税从145%降低到30%。相应地,中国也将对美国的商品反制关税从125%降低到10%。这一变化对中美汽车进出口贸易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业内预计,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中美进出口汽车贸易可能会出现反弹。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中国出口业务就已经同比增长了12.4%,部分原因正是企业在关税进一步升级之前加速“抢出口”。
然而,中美关税政策的未来走向仍需观察。3个月后的再次谈判结果将决定双方下一步的行动。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两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无疑将继续成为双方博弈的焦点。尽管关税有所调整,但此前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对北美进出口汽车业务造成的冲击仍然存在。
在北美市场中,美国作为核心市场,与加拿大、墨西哥形成的自贸体系,一直是中国汽车出口的重要目标区域。因此,在统计汽车出口数据时,通常会将这三个国家纳入考量范围。
由于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中国对美国的汽车出口规模相对较小。2024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汽车数量约为10万辆,与欧盟和东南亚等其他主要汽车出口国相比,规模明显偏小。并且,为规避电动汽车的高关税,出口美国的汽车主要以燃油车为主。不过,在对等关税实施前,今年1-2月中国对美国汽车出口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9%,累计接近万辆。
出口美国的主力军主要是利用中国制造优势的美系车企以及少数通过国际化布局的中国车企。去年,美系在华合资企业占中国对美国汽车出口的95%,达到9.6万辆。其中,通用汽车以5.6万辆成为对美出口最大的单一车企,紧随其后的是福特,其通过林肯品牌出口量超过4万辆。今年前两个月,通用汽车出口接近4000辆,福特林肯则保持5000辆的水平,表现稳健。特斯拉上海工厂则主要供应亚洲和欧洲市场,去年对美出口不足百台。
通用和福特两大美系车企返销美国市场,既能够借助本土品牌认知度和销售渠道克服贸易壁垒,又能够消化中国工厂不足五成的产能利用率。还有一些“借船出海”的中国品牌,如上汽通用五菱利用通用的销售渠道向美国市场推广车型,但因关税问题,新能源车今年暂停出口至美国计划。
吉利控股集团则通过沃尔沃和极星渠道将极氪带入美国市场,去年销售数十辆。加上沃尔沃和极星,吉利控股去年对美出口约5200辆。同样因关税问题,极氪也暂停向美出口。其他中国品牌对美国市场的直接出口几乎为零,上汽集团旗下的品牌出口销量同样微不足道,长安汽车、东风汽车、广汽集团和零跑汽车对美国的出口量也仅为象征性数字。
这些有限的出口很可能是为了市场调研或展示车型,而非商业化销售。在高关税环境下,这些品牌难以在价格和品牌两方面同时与既有竞争对手抗衡。中国自主品牌在美国市场还面临品牌认知度低、销售网络不完善等问题。因此,中国自主品牌实际上选择了“墨西哥路线”,多数中国品牌选择墨西哥作为进入美国市场的跳板。
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部分中国品牌可能从墨西哥再出口至美国,以规避高关税。2024年,中国向墨西哥出口汽车超过34万辆,其中中国品牌达到19.3万辆,占向该国出口总量的56%。墨西哥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自主品牌去年已占据当地市场两成的份额。
比亚迪表现尤为突出,去年向墨西哥出口汽车销量达4.7万辆,超越上汽名爵的3.4万辆,成为当地最畅销的中国车企。奇瑞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吉利汽车、广汽传祺四大品牌在墨西哥销量也突破万辆。目前,约有20家中国品牌在该市场销售。
美系、韩系也是中国向墨西哥出口汽车的重要力量之一。通用汽车2024年从中国工厂向墨西哥出口了8.1万辆(不包括上汽通用五菱),位居中国对该市场出口品牌销量首位。其次是起亚,出口量接近3万辆,占中国对墨西哥出口份额的9%左右。福特汽车去年向墨西哥市场出口了1.5万辆,特斯拉上海工厂去年也输送了5000余辆汽车。
中国品牌在加拿大市场同样受到制约,对该地的出口主要由沃尔沃、极星、通用汽车和特斯拉四大欧系和美系品牌贡献,而中国自主品牌尚未正式踏足。其中,特斯拉上海工厂是向加拿大市场的出口主力,去年超过2万辆,占向该地出口总量的五成左右。
从各车企向北美市场出口的品牌与车型来看,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三大主要国家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这既反映了政策的影响,也体现了不同市场消费者需求的独特性。
中国向美国市场出口的车型相对单一,仅有30款,远低于墨西哥的110款产品。几大美系车中,通用汽车主要出口昂科威一款车型;福特汽车以林肯航海家为主力,领界和蒙迪欧的出口量极少。特斯拉主要出口Model 3和Model Y,但规模极小。除沃尔沃是向美国出口较多的欧系品牌,2024年出口量3000余辆。
这些品牌有一个共同点,都专注于高端市场。例如,别克昂科威在美国的售价(含运费)超过3.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7万元)。林肯航海家作为豪华车,出口至美国市场的售价区间约为34.86万-51.49万元。而且,中国向美国市场出口的汽车,近两年以燃油车为主,尤其是美系返销车型,除特斯拉外,都是燃油车。
吉利控股旗下的极星和沃尔沃是向美国出口电动汽车的主力,车型包括极星1、2、3三款车型以及沃尔沃EX30,去年合计出口量接近3000辆。然而,美国去年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执行高额关税政策后,今年极星和沃尔沃EX30前两个月的销量锐减,其中极星系列暂停销往美国市场。
相比之下,中国向墨西哥市场出口的汽车则兼顾燃油车和电动车。其中,中国品牌是向该市场投放电动汽车的主力,美系、韩系等则以燃油车为主。从出口车型销量来看,雪佛兰Aveo去年以7.6万辆的销量位居榜首,显示出美国品牌在墨西哥的强大影响力。起亚的赛图斯同年销量突破1.5万辆,排在出口第三位。同时期的中国品牌在这一市场表现也可圈可点,出口墨西哥市场车型销量TOP10中,斩获了6个席位,其中名爵MG3以1.7万辆位居第二。
仔细观察会发现,上述畅销的车型多为价格亲民的紧凑型轿车或小型SUV,这源于当地消费者对价格的高度敏感性,迎合了其对经济性和实用性的需求。与此同时,得益于当地对新能源车的逐步接受,中国品牌凭借技术领先以及产品成本优势,推动墨西哥新能源市场销量实现大幅增长。去年,中国向墨西哥市场出口新能源汽车超过8万辆,其中中国品牌占据绝对主导。
比亚迪的海鸥和宋Plus去年销量都超过万辆,驱逐舰05也接近万辆水平。奇瑞和吉利等品牌的A级及以下SUV车型,如瑞虎3X、欧萌达和缤越等,也在墨西哥市场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