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众泰汽车:年销14辆却高薪养员,何去何从?

时间:2025-05-13 20:16:32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中国汽车市场,一家车企的境遇引发了广泛关注。尽管这家车企——众泰,在2024年仅售出14辆汽车,但其高管薪酬却高达954万元,普通员工的平均薪酬也达到了14万元,这一数字令人咋舌。

近日,网络上流传的一张工资图表将这家老牌车企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众泰,这家成立于1992年的企业,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与变化。

故事的起点,是众泰创始人应建仁在浙江永康的一次创业尝试。他凭借借来的八万元,购置了四张机床,开始生产拖拉机零配件。起初,生意并不红火,但勉强能够维持。然而,1994年,一个为昌铃汽车代工钣金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命运。应建仁抓住机遇,通过提高生产精度,成功赢得了昌铃汽车的认可,并成为了其稳定的供应商。

1996年,这家五金加工厂更名为铁牛集团,并不断扩大规模,专注于为各大汽车厂供应零部件。应建仁也借此机会赚取了第一桶金。随着国内民企造车潮的兴起,应建仁不甘落后,于2003年成立了众泰汽车。

然而,众泰在后续的发展中却陷入了困境。起初,众泰凭借山寨其他车企的车型,如保时捷等,获得了短期的销量增长。这种“皮尺部”的研发方式,虽然让众泰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成功,但长期来看,却严重损害了其品牌形象。

众泰在核心部件上严重依赖进口,如发动机采用日本三菱的产品,变速箱则来自上汽。这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缺乏核心竞争力。同时,众泰在研发上的投入也严重不足,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数据显示,众泰在2024年的研发投入仅为570万元,这对于一家车企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众泰的另一个致命错误是过度依赖新能源补贴。在新能源市场初期,众泰凭借补贴政策获得了不少市场份额。然而,随着补贴的逐步退坡,众泰的销量急剧下滑。数据显示,一款标价5万元的纯电车,众泰最多可获得3.5万元的补贴。这种对补贴的过度依赖,让众泰在补贴退坡后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众泰的质量问题也频遭曝光,如电车续航骤降、方向盘失控等。这些问题让消费者对众泰失去了信心,进一步加剧了其市场困境。最终,在2021年,众泰因债务危机而陷入困境,应建仁被迫拍卖三处豪宅还债,但仍无法填补750亿元的巨额债务。

然而,众泰并未完全失去转机。得益于过去为其他车企代工积累的经验和资源,众泰的代工业务成为了一线生机。虽然众泰目前的品牌形象极差,短期内难以吸引外部投资者接手整车业务,但众泰可以通过战略调整,集中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发展代工业务。同时,积极与债权人协商制定合理的债务重组方案,用代工业务赚取的利润有序偿还债务。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