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制造业的璀璨星河中,董明珠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星辰之一。这位被誉为“铁娘子”的企业家,以其非凡的领导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引领着格力电器走向了一个又一个辉煌。2025年4月,格力电器正式宣布董明珠以全票通过的方式连任董事长,开启了她在格力的第五个三年任期。
然而,荣耀背后也伴随着挑战。近年来,格力电器的营收增长放缓,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未能突破2000亿大关,压力显而易见。作为格力电器的核心操盘手,董明珠自2012年执掌格力以来,曾带领企业从800亿市值攀升至2300亿,空调市场份额也一度登顶全球第一。但如今,格力正面临着一个微妙的转折点。
董明珠对格力的贡献有目共睹。她以销售员身份加入格力,凭借“先款后货”和“区域销售公司”等策略,将格力空调的市场份额推向全球之巅。同时,她还喊出了“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和“格力掌握核心科技”的口号,将格力的品牌声量提升至新的高度。在董明珠的带领下,格力推动了压缩机、电机等核心技术的自研,甚至自研空调芯片,实现了部分替代,使格力成为了“中国制造”的代名词。
然而,格力的增长难题也不容忽视。近年来,格力电器的营收增长乏力,对手的攻势步步紧逼。与美的和海尔相比,格力在营收和净利润的增幅上都处于下风。格力的多元化战略也面临挑战。虽然董明珠提出了跨界多元的发展思路,但格力在新业务上的发力并不顺利。手机业务未能登上主流厂商的牌桌,生活电器营收占比不到10%,绿色能源和智能装备业务也未能实现大幅增长。
格力面临的挑战还包括创新领域单一和研发投入波动。近年来,格力的研发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相比于美的和海尔仍有差距。格力的核心突破多集中于空调领域,而在智能家居、物联网等新兴赛道上鲜有颠覆性产品。格力在渠道上也存在“左右互搏”和认知偏差的问题。传统的经销商体系如今成为转型的桎梏,线上渠道的发展又与经销商利益相冲突。如何平衡好经销商利益和线上渠道的发展,成为格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如此,格力在新赛道上的探索并未停止。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的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业务保持了稳定增长。格力还在工业机器人领域自研减速器、伺服系统,新业务虽然规模不大,但未来可期。在组织变革和治理方面,格力也在积极尝试。今年2月,董明珠透露格力电器的接班人问题已经有所安排,目前已有三至四名预备人选。同时,格力电器还聘任了新的总裁,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董明珠的连任为格力的转型发展提供了稳定的领导力量。然而,随着业务形势的变化,格力需要构建技术生态和完善接班人机制体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格力能否在董明珠的带领下穿越周期,成为“百年企业”,仍需时间检验。但无论如何,董明珠与格力的故事将继续书写下去,为中国制造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